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第一百三十三章 裂缝的货轮
    柳成志和郑德兴很快就感到了附近的港口,在哪里其他株江厂的人早已经到了。

    他们是温大伟在株江厂内选出的技术骨干,派到港岛学习和观摩这里的修造船技术的。

    本来原计划是派这批人去日本的,结果名额却被桂州分厂给占去了。

    没办法,谁让桂州分厂的郑勇在日本有人呢。

    那位东芝公司贸易株式会社副社长夏眠梅鸾子女士向桂州厂发出邀请,于是乎厂长马军,厂顾问郑勇便率领庞大的桂州厂代表团浩浩荡荡就去了日本。

    这年头出国,特别是公费出国那可是有严格的名额限制的,桂州厂一下子搞了近八成的名额,别人自然就少了。

    若是在算上局里固定的名额,落在株江厂身上只有聊胜于无的两个名额。

    这哪里够株江厂用的,要知道造船可不是单纯是劳动密集型,也是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工人队伍的素质要求不但高,而且庞大。

    区区两个名额根本就没办法支撑起株江厂庞大的造船规划。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前往临近的港岛。

    毕竟划为海外的港岛还是有他的特殊性的,最起码对往来的限制没有那么多,再加上港岛的航运业发达,配套的修船、造船产业远比国内的技术要雄厚,所以去港岛学习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温大伟不想耽搁时间,要知道随着土地、设备、配套以及政策的到位,造船厂的雏形已经初见端倪。

    虽说距离彻底完成还有一段距离,但关键的问题是温大伟手里的钱差不多快花完了。

    要知道株江厂背后的三个大佬都是以生产资料作为投资的标的物,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是一分都没给。

    温大伟能撑到现在除了创汇的收益外,最主要的还是国开行的贷款。

    问题是,国开行的贷款也不禁花,没办法,实在是造船这个行当还算是非常烧钱的资金密集型,所以需要更多的投资进来才能把株江造船厂给培育起来。

    然而国开行虽然给了12亿的贷款额度授信,但首批自批复了不到4个亿的贷款。

    没办法,银行毕竟不是株江厂背后那几个亲爸爸,是要讲究个投资风险的,虽说通过找几个爸爸,最终还是能让国开行继续拨款,但你这种伤人品的事儿温大伟才不会干呢。

    几个爸爸现在说话好使,将来可就不一定喽,万一哪天影响力弱下去,国开行嘴巴一歪歪限制额度,让你提前还贷怎么办?

    类似的例子温大伟后世见过的不要太多,当时风光无限,最后还不得连本带利的全都吐出去?

    所以能按规矩来就按规矩来,行的正,走的直谁也挑不出半个毛病。

    不就是想看看株江厂到底能不能造船嘛,那就造给他们看看呗。

    因此去港岛学习虽说只是应急,但也是是十分必要的选择。

    一行24人,由综合技术科第三研发小组组长郑德兴带队,不过郑德兴为人木讷,不善言辞,所以这支队伍的实际领导者是港岛办事处主任柳成志。

    反正整个办事处都快被王微晨给架空了,柳成志非但不生气反而还甘之如饴,半点儿驻外机构一把手的气度都没有。

    问题是柳成志可以自甘堕落,温大伟这边可不养闲人呀,于是干脆就把这些技术骨干交给柳成志,让他负责这帮人培训期间的吃喝拉撒。

    柳成志本来就是基层的工人出身,别看在王微晨哪里笨手笨脚的,在来港学习的技术骨干这边那是相当的吃得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尘不到顶弄闻时〕〔开门迎客〕〔临高启明〕〔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和前任他叔联姻后〕〔告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