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第两百六十五章 博弈
    其他地方厂矿的职工可以把株江厂的实际当家人认错,当他们的诉求却是很正确的,其他地方的领导眼见于此更是乐开了花。

    这是什么?

    民意呀!

    当领导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正好借着这股民意把手上那些老大难的企业一股脑的丢给株江厂,少了包袱不说,这些工矿企业要是盘活了, 虽然赶不上株江地方那么活力强劲,但也能有个很大提升。

    于公于私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不做?

    问题是有人上赶着塞包袱,温大伟却实在是没法收,也不能收。

    经过两年多的消化和整合,株江厂总算是把株江地方塞进来的工矿企业消化完毕, 并完成了向船舶制造转型, 实现了产业链的贯通。

    看上去是顺风顺水, 毫无波澜,可实际的情况却是几次株江厂都险些因为消化不了那些沉重包袱而扑街。

    这从株江厂成立以来,几次主营业务的转型就能看得出来,杂七杂八的干了不少,实际上就是在找如何能够把那些老大难的包袱企业盘活。

    别以为温大伟真的想干船舶制造。

    上辈子搞了二十多年船舶制造的他很清楚这种重资产行业弊端有多么严重。

    特别是行业周期的波动,整个行业都会陷入低谷,怕都爬不出来。

    至于转型就更不用说了,两辈子加在一起温大伟也没听说那个船厂转型成功的,没办法,妥妥的大型重工业,别说转型了,调个头都难。

    想要活下去,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在船舶制造领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用硬核的技术实力一步步的碾压那些可爱的友商。

    稍微停下脚步, 那对不起,航运业的周期定律一定会教你怎么做人。

    但当时温大伟没办法,一些轻工类产品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人,2多张嘴呀,总不能让他们都吃干饭吧?

    加上株江厂靠海,邕江又筹建株江港,趁着航运业目前处在一个上升周期,正好能把株江厂的包袱全能盘活。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两伊战争的助力,株江厂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得益于一系列“特殊工业品”的出口,也就是说两伊战争的持续,让初创的株江厂获得了真正的第一桶金。

    而温大伟当初东拉西扯弄了三个婆婆算是这第一桶金的胜负手。

    因为这意味着株江厂跳出了单一行业的束缚,利用三个婆婆之间的制衡与创汇的动机,促使自己产的“特殊工业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两伊战场。

    若是在西南兵工局的框架下,就算知道这条路是个生财之道也是没办法染指。

    因为当时就连西南兵工局都在兵工系统的范围内,人兵工系统就算赚钱那也是全系统通盘考虑。

    这种情况下,只能当配角的情况下,别说株江厂,就算西南兵工局都没啥好办法。

    问题是株江厂有三个婆婆,西南兵工局只是其中之一,而另两位对于株江厂搞什么怎么搞都不关心,他们只要安安稳稳数票子就行。

    兵工系统为了统筹卡你的出口的资质审批,海军陆战队那边可以帮你搞定;你的原材料兵工系统看你不爽故意压一压, 邕江那边出面就能解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