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地府签到千年,投〕〔大四的我,万亿身〕〔宦海官途〕〔刚下山,被幸孕女〕〔美女总裁身边的贴〕〔让你去历练,怎么〕〔大明:我的姐夫叫〕〔惊悚游戏:我家祖〕〔读心术:炮灰女配〕〔快穿:虐文女主好〕〔快穿攻略之病娇大〕〔穿成早死的炮灰原〕〔蓄意诱捕,偏执容〕〔重生后,我成了偏〕〔龙王聘〕〔女帝:苟在深山,〕〔意外怀孕后:薄总〕〔领证后,军阀大佬〕〔宝贝乖我服软,傲〕〔狂飙:沉浮二十载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五七一章 撤出六镇
    ,大魏春

    后世有句名言,叫做“屁股决定脑袋”,放在南北朝时期尤为贴切。

    凡读书人,无论出身门阀、世家、寒门、庶族,无不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为毕生之已任。

    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菲。这跟后世谁都想赚大钱,谁都想过好日子是同样的道理。

    但仗着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却蛊惑劳苦大众为踏脚石,成为纂取利益的牺牲品,这就很过份了。

    关键是就算成功了,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却跟劳苦大众没一丁点的关系。反倒极尽压榨剥削,像对待畜生一样,恨不得连骨头都榨出油来。

    都不用举太多的例子,看看二战之前的印度就知道了。所以李承志对门阀这种畸形怪胎才发自心底的厌恶,虽然他现阶断也是其中的一员。

    但李承志从来都未想过利用门阀达到什么目的,不然他之前仗着元恪的宠信,早就与关中门阀,山东士族打成一片了。

    包括现在同样有机会:只需趁着朝廷焦头烂额,与关中门阀狼狈为奸,有很大的可能让关中成为听调不听宣的法外之地。

    但之后呢?

    以李承志的性情,便是不会像杨二一样的下场,但也绝对会闹的一地鸡毛。

    所以,索性从一开始就割裂的干干净净。

    这也是李承志为何防备门阀世族如防贼一般……

    李承志露出了久违的冷笑:“还是杀的少了!”

    李松暗暗心惊,也极为不解:郎君看似严厉,实则温恭。但为何独独对世族如此苛刻?

    就如此时之西海,若非李承志严令凡郡望出身不得领军、不得为政务主官,便是偶有乱相,也绝不会呈星火燎原之势。

    再者,若没了读书人,还如何牧民,如何治理天下?

    “并不是就只有门阀世家才出读书人,况且我也并非要一棒子全部打死!”

    李承志气定神闲的说道,“只是想让世人知道,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人也绝无三六九等,若是欺压太甚,大不了拼了这条命,来个渔死网破……”

    李松心里微跳,总觉得哪里不对。

    若是兴风做浪,混水摸钱,这未尝不是蛊惑人心的好借口。就如秦之陈胜、吴广,便是凭这一句,敲响了大秦帝国的丧钟。

    但若是夺了天下,郎君还敢如此妄言,怕是再无无安宁之日。

    “怕什么?你以为人人都有造反做皇帝的胆量?凡贫寒庶民,图的无非只是食可果腹,衣能蔽体。只要这天下安定,安居乐业,谁愿意提前脑袋造反?”

    李承志浑不在意的摆摆手,“放心,乱不起来!”

    李松唯唯应诺,但总觉的心里不踏实。

    如今还是门阀称雄、世家当道年代。不论南北,便是皇族也要依仗士族才能坐稳这天下,郎君非要反其道而行?

    余者皆不论,若是真等群雄逐鹿,图谋天下那一日,李氏岂不成了举世之公敌?

    便是郎君悲天悯人,不愿百姓再受门阀豪强欺压,也该虚于委蛇,徐徐图之才对。为何这般早就要亮明车马,划清界限?

    猜不出李承志心中所谋,李松也不敢过多置喙。

    待李聪送来酒菜,李承志又唤来了李孝先与李孝严。而不知不觉之间,李松就喝了个酩酊大醉,更是哭的一踏糊涂。

    李承志自然知道他是肺腑之言,更知李松并无二心,虽有过错,但皆是秉呈初心,全心全意的为李氏,为他这个郎君考虑。

    不然李松惹来如此滔天大祸,李承志又怎会只是将他解卸兵权?

    但李承志更知道,做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绝不能只论亲疏,只看本心。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不然他何至于差一些就让李松害死?

    ……

    雨虽不大,却足足下了一日一夜,快到第二日正午时分才停。李承志索性让李孝严又休整了半日。

    待半夜之时,天才见晴。依旧如昨日一般,后营三更造饭,五更喂马。天色方亮,便举军拔营。

    趁这在马场休整的这一日半,李承志顺便让李孝先与李孝严将民户重新打乱编营。

    每十户为一队,派两名兵卒管理,合十队为一营,然后再派一什令兵,共派兵三什。

    此举一来易于看管监押,以防民户逃脱,二为方便传讯联络,督促行军。

    毕竟车马极多,车队绵延足有十数里。若逢变故,且只靠快马传讯,来去至少要一個时辰往上。所以用哨令联络最为迅捷。

    如此一来,行军速度又快了许多,至日落西山之际,就已到了近百里外的张掖郡城。

    张掖郡辖三县,民只两千余户,已予数日前就押回镇夷,想必早到了。

    如今城中就只一千驻军,一为中转百姓、粮草,二为防备吐谷浑或敦煌镇突袭。

    到了城下,看到恭恭敬敬立于城门之外的那两道身影,李承志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既然李松能猜到除了他这个郎君,再无人敢扣押探但他行踪的信使,李时自然也能猜到。

    李时猜到了,李始良自然也就知道了。

    站在门口的便是李时,并李始良的从内侄任光。

    李始良是诈死逃循至西海,亲眷之中也就夫人与长子李承先知悉详情,自然不可能带一个内侄过来。

    这任光不过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

    任氏自秦汉之时就乃陇西郡望,如今子弟虽多为郡吏县佐,已不敢称门阀世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也还是豪强之流。

    陇西太守崔祖螭起事,任氏举族附逆,结果便被李承志来了个一锅端,凡族人、子弟尽皆掳到了河西。

    李始良初来乍到,无人可用,只能任人唯亲,任光便是如此。

    李承志自然认不得他,但前夜李松特意讲过,所以便留了些印像。此时再听任光自报家门,他稍一思索便对上了号。

    “是无晦兄吧,有礼了!”

    即为李始良心腹,任光自然知道李承志为何人。听李承志呼他名号,任光受宠若惊,连连做揖。

    李承志微一点头,又将目光挪到李时身上,脸色顿时一沉:“你是没事做了?”

    李时竟一点都不怕,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才红着眼睛爬了起来:“郎君受苦了!”

    一别一年,已是物是人非。与大战关中时的龙精虎猛,精神抖搂相比,李时苍桑了许多,仿佛老了好几岁。

    李承志心中感慨,也不愿于众人面前斥责于他,只是冷哼了一声,便径直进了城。

    李孝严早就派了快马提前传讯,是以城中早已准备妥当。不但将郡衙清扫的一尘不染,以供李承志暂住。更是为上千民户准备了居所和饭食。

    刚一入衙,李承志传唤来李聪:“速派人予镇夷并西海传讯:各部应以军务、民务为重,各司其责便是,再勿半路奏迎。”

    话音方落,李时便眨巴着眼睛:“以仆猜测,皇甫应是到半路上了,最多子夜就到……”

    真是闲的?

    李承志暗暗腹诽,又交待道:“若见了皇甫,便让他来见我!”

    去岁春,李承志自北镇回返京城之际,便令皇甫回了西海,助李亮掌军。

    除此外,皇甫还负责西海至六镇、京城两道的情报并驿站系统。

    所以李承志很清楚,皇甫并不似李松与李时一般,只是专程为迎接他而来,十之八情是来秉报军情的。

    所也确实很想知道,如今的高肇又如何了。

    有任光在,他不好对李时表现的太过亲近,只是邀二人予堂中问话。

    也未再备晚宴,更是连酒水都无一杯,反倒将李时一顿臭骂。

    看到李承志骂的越凶,李时嘴就咧的越大,牙跟都呲了出来,任光一头雾水。

    他佐助李始良有近一年,对李氏诸部首领也算了解了一些。知道李时虽为李承志之亲信,但比起李亮,李睿李总兄弟,还是要差着一些。

    况且李时不学无术,不通文墨,才智平平,故而难堪大用。再加多时未见,李承志这般斥责,不应该是惶恐失措,坐卧不安才对么。

    为何李时越是挨骂,反倒越是高兴?

    他哪里能知道,李承志驭下之道迥于常人,越是亲信,越是没什么好脸色。

    不然李松也不会看到李承志和颜悦色,丝毫不问他罪责之时,反倒吓的冷汁直流。

    训了一阵,李承志将李时撵走,又客客气气的将任光送出衙堂。

    “某与任兄一见如故,本该把酒言欢。但军务繁忙,就只能怠慢了。待回到镇夷,你我再叙旧也不迟……”

    任光连称不敢。

    李承志虽客气,但言行举止无不透着几丝疏远感。直到此时,任光才回过了些味,知道李时为何那般喜欢被骂了。

    他反倒松了一口气。

    常言交浅言深,君子所戒。如果甫一初逢,李承志便对他亲热有加,任光反倒不习惯了……

    这二人刚走,皇甫让就到了。

    算算时间,也不算奇怪。

    连远在西海的李始良都已得讯,皇甫镇守镇夷,离的更近。

    毕竟是外姓,相比李松、李时,皇甫让要含蓄的多。问好,作揖,要板一眼,做足了礼数。

    李承志有些不耐烦,肃声问道:“如今的高肇如何了?”

    “正予金明以逸待劳,等候朝廷大军!朝廷则征发大军十万,拜奚康生为帅。但不知为何,大军过河之后,奚康生便兵分两路,只是阵兵于豳州与离石,便再无寸进,已近半月之久……”

    还能为何?

    莫看号称十万,奚康生手中能有五万大军就顶天了。再加高肇有火油为倚仗,朝廷深知兵力不足,无必胜之把握,还需从关中、河东等州郡召集兵马,征发粮草,所以暂时只能按兵不动。

    高肇自然也知朝廷此时正值外强中干之际,就看他有没有胆量敢先下手为强。

    李承志至少有七成把握敢断定,只要高肇敢迈出这一步,就能抢占先机。之后十有七八能压着朝廷打……

    他稍一沉吟,又问道:“肆、恒、定、瀛等州如何?”

    “约一月前,定州城被僧贼攻破,定州刺史崔延伯仓惶而逃,后朝廷急令,任其为副帅,命其辗转至离石领兵,以助奚康生讨逆……”

    哈哈……李承志顿时就乐了。

    看吧,就算是举世名将,若是手中无兵,也是无能为力。

    这更定验证了李承志之前的猜想:这数州之僧乱,皆为高肇之手笔。不然为何早不攻,晚不攻,恰至高氏起兵之时,就攻破了定州城?

    如此一来,自薄骨律以东,太行山经北,已尽皆落入高氏之手。

    嗯,不对?

    夏、朔、恒、燕等州以北便是北镇,若只算数量,六镇近有大魏三成之兵。高肇就不怕元怿与奚康生前后夹击,将他包了饺子?

    他眉头猛的一皱:“六镇如何,李丰可有消息传来?”

    皇甫让想了想:“李丰只提了一句,就只八个字:河清海晏,风平浪静!”

    扯淡!

    也不看看高肇与柔然对阵之际,元怿将六镇搜刮到了何等地步?

    若非怕六镇生乱,朝廷怎会拆东墙补西墙,为救六镇之急,强行盘剥恒、肆等州?

    也就更不可能激起民乱,给高肇以可趁之机,使这几州如星火燎原,于短短大半年之间,便有数十万饥饥民从逆。

    如今这几州皆已为僧逆攻陷,与落入高肇之手并无区别,且粮道已断,朝廷无法赈济,怎么也该轮到六镇之民做乱才对。

    不然高肇何必费尽心机,做这么大一个局?

    之所以还没乱,要么是高肇一心求战,想与奚康生先见个高低,怕分散精力,更怕扰乱后方,所以缓了一缓。

    要么就是他憋着大招,准备给朝廷致命一击。

    试想,正值奚康生与高肇鏖战之际,再突闻北镇大乱,太后并一众朝廷会是如何反应?

    怕是用“天塌下来”都不足以形容。

    但不论哪一种原因,估计都要快了。

    李承志眉头一皱:“速速知会李丰,尽快撤出六镇,有多快撤多快,不然就来不及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大团圆结2亲情会闪〕〔李二重生之天下无〕〔我在华娱那些年〕〔公翁的大龟挺进秀〕〔蛇夫〕〔长生仙途:育妖养〕〔欢喜:开局寄宿童〕〔佛系大佬穿成炮灰〕〔蛇婚〕〔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帝王受龙椅含玉势〕〔那一天〕〔美女世界〕〔穿成男主绿茶前妻〕〔大团圆结2亲情会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