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山野汉子心尖宠 第370章 粮价上涨
    柳思辰忍不住问道:“不知当今皇上有几子?都是个什么情况?”

    然而四娘懂什么,一问三不知。

    巴城天高皇帝远的,不要说这些消息了,连皇亲国戚的面都没有见到过。

    柳思辰也不再细问,瞧着古大家一时半会回不来,她交代好四娘,这就走了。

    赶着牛车走在街头,柳思辰本想出城去,但想了想,还是往顾府去一趟,买了弟弟最爱吃的一口酥。

    顾府外等了一会儿,弟弟柳士原从里头匆匆出来,身上还是她做的长衫,柳士原与府中护卫打了招呼,竟是将柳思辰带入了他的起居小院。

    这儿也不是头一回来了,只是今个儿进来这么容易么。

    “姐,师父已经有好些日子不在府上了,我现在也是跟在刘夫子身边读书,府中学院都是刘夫子在打理。”

    柳士原说得轻巧,柳思辰却听出些味道来,问起顾大儒的情况,柳士原听阿福说师父身体不适,去城郊庄子静养,正好他没有参加今年的会试,就将他交给了刘夫子。

    柳思辰想到四娘的话,于是问弟弟,可看到最近的京城邸报有何问题,柳士原左右看了一眼,见有小院下人在,于是将其屏退,这才说道:“姐,京城出事了。”

    随后柳士原起身回屋,很快拿出几份邸报出来,这个消息也是他从京城邸报中发现出来的,但是真正的消息还是被上头人封锁,也只有他们这样的读书郎,能看到邸报的或能猜测出些东西。

    京城的邸报,柳思辰真看不出什么来,但经弟弟一解释,她就明白了,只见里头一则律令,今年各地税赋增加,马上就会在夏税公布出来。

    原本一年只有缴秋税的,今年却变成了夏税和秋税两次,查了以前的政策,实施一年两税,那是前朝时期的事了,到了南朝,就已经减免。

    而这一次并有硬性的要求,必须用粮食缴税,银钱不作数。

    这条观点是当朝丞相所提,虽说还没有律令和政令传到底下来,但是柳士原感觉京城的确有变动,在什么情况下国库需要囤粮,一是战乱,二是灾年。

    可是看了一年的邸报中也没有说哪儿出现了灾旱的情况,而归州的粮价一直趋于平稳,所以有可能是战乱。

    接着是第二个消息,那就是征兵的提议,这一次是兵部尚书所提,兵部尚书不再是范禄,上面出现了一位新的官员。

    征兵的提议出来,那么每家每户得出一位男丁,老弱病孺除外。

    这两个提议都指向有动荡的猜测,想想才下种的稻田,立即要缴夏税,真正有收成的是种下的麦子,正是入夏时有一波收成。

    柳思辰听到这两处消息,便是震惊的说道:“你姐夫在去年就在竹园囤了粮,那会儿就说粮价要涨,看来这事儿是真的要发生了。”

    “若是这两个政策下来,咱们家是不是因为你是举人身份,应该不会牵连到吧?”

    柳士原点头,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姐,好在我中了举,咱们买的这些田都在我的门下,而我也有功名在身,不必被征兵走,真是万幸。”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读书,只要以功名在身,就能避开不少风险,眼下还真是身有体会。

    柳思辰也庆幸当时送弟弟读书,让他考了出来,不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普通庄户,那必定是要被征兵了。

    “士原,你好好在城里读书吧,这事儿也不太确定的,莫在外头说,免得惹祸上身,我回村里去,看村长他们要不要囤点粮啥的,我也就顺带问问,一切就看他们的造化,咱们家的粮食是足够了。”

    柳士原送姐姐出府,柳思辰这就赶着牛车回村了。

    牛车直接赶到钱木匠家里,平素用车都在人家这儿借用,也不是柳思辰买不起牛,而是买了牛得天天守着放养,她带着孩子也不方便。

    好在钱木匠家里有几辆牛车,在城里做木匠生意倒是挺不错的了。

    柳思辰过来,正好苗氏在家,还说以后柳思辰想用就尽管开口,家中几辆车,总有一辆在家里闲着。

    苗氏也是个勤快的,天天三四头牛放山上去,她还觉得很悠闲。

    柳思辰想到弟弟说的,于是拉着苗氏来到一旁,小声说道:“我今天入城,发现粮价有些变动,又去打听了一下情况,我瞧着粮食会涨价,苗婶子要不要囤点儿粮。”

    眼下四五月青黄不接之时,正是个好时机。

    苗氏一听,却是一脸的错愕,她和丈夫也时常在城里跑动,没发现什么不对劲,但看柳思辰一脸认真的样子,心想着家里的银钱倒是不少,那就买些粮食放在那儿吧。

    听了柳思辰的话,这就叫儿子去城里多买些粮食存放着,左右一家大大小小吃的不少,现在多买些,就吃长久一些,总能吃完。

    从钱木匠家里出来,柳思辰又去了村长王良家,也是这么一番说辞,想让村长在村里头说一说情况。

    王良见柳思辰坚持,便应下了,等会儿跟村里人说说看。

    只可惜这样的作用根本不大,村里人谁会去城里买粮食,地里种的,过一段时间能有收成,自家就有粮吃了,现在也有去年地里的存粮,虽然不多,但还是足够他们上一年接下一年的。

    再说每年都是这么过的,于是村里人不以为意,便是柳山一家三十亩地,听到粮价要涨的话,还高兴坏了,到时候有了收成卖了粮,还能赚上一笔,一家里也就这几张嘴,吃不完呢。

    谁知才一个月不到,知县府外告示栏贴出新政,朝廷决定收一年两税,增加一次夏税,也就是说一个月后就税期,不得用银钱充数。

    这个消息在巴城传开后,不得了,粮价一夜之间涨了上去。

    等第二日传到柳家村里来时,为时已晚,夏税要用粮食缴纳,往年不但没有这夏税,还能用银钱抵数。

    一时间,村里人慌了,村长王良也是惊醒,便是他自己听到柳思辰告诉他的消息,他也没有囤粮,也是觉得自家就两三张嘴,能吃多少,大可等到下季的粮食成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