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凸月
    竹瓦七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挥挥手,屋里的内侍全部退走,连刘大伴也退了出去。

    “朕已知晓你们一家来自千年之后。”皇帝平静地看着张晓珲说道,他能感觉到这个少年人暗地里一瞬间的警觉,“你们一家的到来,实是我大乾的幸事,但就如安平所说,她不知晓你们是因何而来,朕亦无从猜测,但想来送你们前来的门派,是要让这世间变得更好,此亦为朕的所思所想。”

    皇帝的意思是,别担心,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所谓的“世间变得更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二战时期德国**认为世间没有犹太人是“更好”,日本人认为“*****”更好,一神教认为全世界的人都是他们的信徒才是“更好”,还有一种说法是地球只剩五亿人就是“更好”……

    皇帝仿佛是看出了张晓珲的所想,进一步解释道:“朕以为人人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百姓居有其屋,四海无流民,应是好的世间了罢。”

    张晓珲微微笑着应道:“陛下所言甚是。”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局限,在还远远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当下,能做到这些当然算是好的了,可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大家的认识又不一样啦!四海无流民?还有许多人认为大家伙可以随意在街头搭帐篷流浪才是最好的世间。

    但是张晓珲当然不会跟皇帝聊这种政治问题,这类高深的问题自然有他爹跟皇帝探讨,而且几千年来,到底怎样才是好的社会形态这些统治者们心知肚明,不过是看他们的屁股坐哪边更多罢了。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如今皎漂港那一带的马德岛仍是无人荒岛,若是我大乾在此地驻有水师,便可确保前往身毒、波斯一带水上商路的安全畅通。”

    因为西羌的不断壮大,大乾目前对河西走廊的掌控远远不如汉唐时期,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势力从唐朝末期的中亚退出后就一直没能回去,连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的出生地都成了国外,导致直到现代西北都被境外势力疯狂渗透,发生了各种惨痛事件。

    而在当下,丝绸之路对大乾的正面作用显然也降低了不少,因此海上商路的重要性便会凸现出来,有一种说法,当年欧洲各国之所以会有地理大发现,就是因为欧洲通往我国的商路,被新兴的奥斯曼帝国控制后收取高额过路费,欧洲商人们不得不从海上另寻商路前往我国,阴差阳错之下才发现了美洲大陆。

    不管怎样,海上商路开通后对大乾的促进作用会大大增强,而中国历代王朝对海权的漠视也将在大乾终止。

    “此地离那马六甲海峡有多远?”皇帝问道。

    “航程约为十日。”张晓珲答道。

    马六甲海峡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无比重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塞,现代我国的石油进口一半来自中东,四分之一来自非洲,全部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运回我国,因此在现代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我国的“海上生命线”,一旦发生意外,将对我国的能源运输带来巨大影响。

    然而这条对我国来说最为重要的航线,却先后被本土离得更远的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以至于我国有了一个“马六甲海峡困局”之说。

    皇帝沉吟,大乾水师原本并不是他所看重的,水师将领在朝中往往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大乾刚立朝时因为军费不足,甚至还发生过水师将士自己打鱼解决军饷的事情。

    而且大乾水师亦没有远海航行的经验,更多的是在内河作战,因此要打造一直优秀的远洋水师,只能是由眼前这少年来替他完成。

    那武备学堂便只也能由别人来掌管,他心中闪过一个人的身影,不由得一阵郁闷。

    也罢,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只能是自己这个便宜小舅子最有资格掌管这武备学堂了。

    “武备学堂的折子朕看了,亦已传给兵部,兵部讨论认为武备学堂亦是必要的,只是对学员挑选方法有异议,另外对教官的资格认定亦有不同看法,你心里得先有个数。”

    皇帝顿了一下又说道:“兵部认为掌管武备学堂的人应由朝中军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你虽本领过人,但年岁太轻,资历亦浅,不宜掌管武备学堂。”

    张晓珲有些意外,实在是他并没有在折子里提到由自己掌管这武备学堂,他哪里会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他只是负责把现代军事思想带到大乾,至于大乾能接收多少,这不是他凭一己之力可以左右的。

    再说了,他当了武备学堂的校长,还怎么有时间达成自己的目标?

    “陛下,微臣无意掌管武备学堂,您知晓的,微臣一心只想找到那大荒之地。”

    他微笑着对皇帝说道。

    皇帝看着张晓珲笃定淡然的样子,一时也有些意外。

    “你可知晓掌管武备学堂的好处?”皇帝问道。

    其实在他心里,掌管武备学堂最理想的人选就是张晓珲,之前也是他跟兵部提出由张晓珲掌管武备学堂。

    张家没有野心,张晓珲来自千年之后,练兵之道自然比朝中这些大老粗的武将们多出不少,再加上往后大乾要使的亦是由他制出的枪械打仗,还能有谁来掌管武备学堂更合适?

    “无论谁人掌管武备学堂,武备学堂培养出来的将官都是我大乾的将官,必是忠于大乾,忠于陛下。”

    张晓珲仍是微笑着说道。

    咋能不知道呢?掌管武备学堂时间久了,军中将领见了他都得喊一声“掌院”,然后自称“学生”,就像常凯申委员长一样。

    “你能这般想,朕心甚慰,但学堂成立之初,你仍须在学堂任职一些时日,待学堂走上正轨,你便可为去寻那大荒之地做准备了。”

    皇帝说道。

    “谢陛下!”张晓珲给皇帝行了一礼。

    皇帝正想说“你可退下了”,又突然想起昨晚皇后跟他提起孙女今日要进宫,说是要给皇祖母展示她自己的什么手法如何高超,此时好像正是她进宫的时候。

    非年非节,无缘无故让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少年人去皇后宫中,总是显得不那么合情合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