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大邺女帝 第一百一十八章:拒绝
    顾行知点头,他倒是赞同谢云初这次的说法:“为臣者应当为君尽忠,王有命,臣须从,孙膑有能却推辞,这的确是错了。”

    萧五郎朝顾行知翻了个白眼,只觉自家师父怎么就给北魏教出来这么一个迂腐的臣子……

    幸亏这顾行知不是他们大邺的朝臣,不然他日同朝为官,他怕是得被呕死。

    看到萧五郎的表情,谢云初忍不住勾唇轻笑,她好似都能听到萧五郎的腹语一般。

    夕阳霞光铺满天际,飞流瀑布,墨绿高树,青翠竹林,都被金辉笼罩……

    而这被隐藏于山峦绿林之中,院落山堂的小小书斋之内,俨然一个小小的朝堂。

    纪京辞本意是要用一个故事,教导将来必定会涉足朝堂……出身皇室的萧五郎,出身清廉之家的顾行知,和出身士族的谢云初。

    萧五郎和顾行知的表现都在纪京辞的意料之内,唯独谢云初……

    这孩子太通透,看万事好似都能置身事外,跳出局中,能观全局,也有把控全局的应对之策。

    历史和文章,对许多读书人来说,是那些以纸墨留下名字之人的生生死死,或清名或污名,堆集而成,不过是笔墨记载之下的虚像。

    他们读书人要做的,就是仅凭那些只言片语来揣度历史,著书给后来者看,让他们得到启示和警醒。

    而谢云初这个孩子,她有这样的天赋,能立在历史之中,轻易看透每一个人。

    这样的孩子要是生在帝王家,这样的天赋太适合成为储君,成为未来的君王。

    生在士族虽有些埋没,可她天生的天赋和能力只要加以引导,立好这孩子的风骨,这对他日后入朝为官……既能吊民伐罪又能保全自身是极好的。

    要是,这孩子的身上再多些对皇权的敬畏,那便是大邺之幸事。

    小小年纪,后生可畏!

    纪京辞觉得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如今谢云初的文章已经出了样子,多加练习过童试并非难事。

    他应该适当教谢云初更深层次的东西……

    关于民生,关于邦交,关于新政,关于强国,关于如何辨析百家诸子所长,结合当世国情民生,取其精华来治国治世,强民富国。

    在这林间院落,大邺的皇子、大邺的读书人和北魏的读书人,以古时故事谈论着的对臣子之道的见解。

    在遥远的战场之上,北魏、大邺联军已一鼓作气,从戎狄手中拿回了陇右都护府,将戎狄逼入吐鲁番。

    至此北魏与大邺签订盟约,将巫州、邵州、宜州、梧州等南方一带全部割让大邺的消息,也传开来。

    大邺的读书人和百姓欢欣鼓舞,毕竟原本这些就是大邺国土,不过是后来被蜀国侵占,又落入北魏手中,而今是物归原主。

    但,此事却在北魏的读书人之中掀起轩然大波,两国联合出兵竟是以北魏丧权辱国割让国土的方式促成,北魏学子不能接受,可仗还在继续打。

    有人说,或许这一次两国合并出征,北魏以南边国土为代价,之后打下的疆土就都归北魏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