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相宝2:秘物 第27章 宗越认输
    第27章 宗越认输

    书摊上,再也没有其他收获。

    这本带有“哈耶克”签名的纽大辅助教材,成为卢灿唯一的选择,被他以两美金的价格买下,捏在手中——这本书本身还是很有阅读价值,可以和傅雷先生翻译的中文版对照着再读一遍。

    等他从书摊出来,两老停止窃窃私语,宗老瞟了他手中一眼,“哟,卢少东家还捡漏了?”

    卢灿连忙摇头,“是纽大的教材,罗丹的艺术概论。刚好我看过傅雷先生的译本,买下这本英文版对比着再看一遍。您......刚才那本是......宋刻本?”

    提到这件事,宗老面露得意之色,不过,他还是摇摇头没给出肯定答复,“目前还存疑,可能是南宋本,也可能是金本或者元早期刻本。”

    无论哪一种,都是捡大漏,难怪老爷子这么开心。

    “你看看,给点看法。”王老将手中的“破书”,递给卢灿。

    从王老手中接过那本略显破旧的书籍,纸皮很脆,份量极轻,大约也就五十克。再看书口,细黑口,书心页码在二十折左右,虽然略有虫蛀痕迹,但整体状况还算不错。

    轻轻捻了捻书页,麻纸——这是宋刻本最为常用的两种纸质,另一种是皮纸。

    卢灿心底有谱,对着宗老竖起大拇指,“您老捡大漏了,非明本!”

    王老和宗老都知道这点,可还想听听卢灿的鉴定。王老笑眯眯的背着手,“如何判定?”

    “明棉宋麻”,卢灿头都没抬,说了四个字。

    尽管还没打开,可他已经知道,这本书,百分百比明刻本早。

    宋刻本和明刻本,在纸张应用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目前已发现的宋本,多为麻纸,而明刻本的纸张,因为棉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因而多用白棉纸。

    “明棉宋麻”,是宋明刻本鉴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卢灿小心的翻开第一页。

    看到高广的板框,秀丽俊俏的欧体,以及书口处纤细的界栏,鱼尾和单栏象鼻。

    简单科普,书口、鱼尾和象鼻。

    古籍善本每一张都是对着的,折起来向外的的书页边缘,称之为“书口”。书口着墨,为黑口,书口无墨迹,为白口。

    鱼尾,即书口两侧对称黑色三角形——如果将书页摊开,就会像一只鱼的尾巴。鱼尾分上鱼尾和下鱼尾,它的作用是便于装订时书页对折。

    象鼻是书口上鱼尾的上面,用单栏框出来的部分,往往是留作刻印出版书坊名称,或者记录页码、内文备注等,偶尔也有标识“卷号”的作用。因为是细条长墨色雕刻,有点像“垂下来的大象鼻子”,因而称之为“象鼻”。

    从版印风格来看,确实有宋刻本之风。

    再看内文:“文选第三十三”,换行“梁昭明太子选”。

    这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昭明文选》,系南梁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汇编,集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是一部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昭明文选》刊行之后,影响力非常大。因为选材严谨,注重词藻,汇编科学,辑录清晰,《昭明文选》一直被后世文人视为文学教材。

    后世注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唐显庆年间李善注本(李善为唐高宗时期的名臣、学者,文选派的创始人之一),改分原书三十卷为六十卷;一是唐开元六年(718年)吕延祚进表呈上的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重修编注三十卷本。

    卢灿手中这本,开篇就是“三十三卷”,毫无疑问为李善注本的翻刻。

    字体颇大,半折八行,每行十六个字,排列工整,为真书欧体——欧阳询的正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