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72章 双赢(22)
    第72章双赢(22)

    因为兵在精而不在多。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在战场上,有一只敢打敢拼,关键时刻能顶上去的精锐部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战场上,少量的精锐部队,依旧有着扭转战局的能力。

    朱靖垵离开了军备仓库,重新返回了明军军营,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在大军出征前,大量的酒肉鸡鸭被运入军中,用于犒赏部队。

    明军上下吃着肉,喝着酒,大声谈笑,士气振奋,无数人都在讨论着要多砍几颗鞑子脑袋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在期许着战争的降临!

    要知道,大明现在可是给明军上下都分了安家田的。

    这田既然到了他们手里了,那就是他们的了,现在清军想要抢回去,这是明军士卒们断然不能答应的事情。

    谁敢来抢他们的田,他们就敢要谁的命!

    别说敌人只是清军中的绿营兵,哪怕是传说中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天兵,穷怕了的广西老表们也是敢冲上去拼命的。

    ……

    满清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十日清晨。

    天气清凉,春风和煦,明军在整军完毕之后,自金田镇开拔出征。

    大军一路向北,准备要前往大傜山和大同江一带,主动迎击南下的清军。

    仅仅只是二月二十三日,士气高昂的明军便顺着相思江,一路北上抵达了一座名为花良村的小村子。

    从花良村往北二三十里,便是大傜山,往东则是大同江。

    朱靖垵当即下令明军原地扎营修整。

    并严令明军上下务必遵守军纪,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

    违令者斩!

    与此同时,他还派出了一队哨骑北上,前去侦查清军的动向。

    中军大帐内,明军诸将围在一张舆图前,商讨着此战的兵力部署。

    “大都督,您看这里,花良村的位置正位于锁子山的半山腰,村子外有一条溪流流经,正好可以满足大军的饮水需求。”

    “我军若于此处营建营垒,当是易守难攻!”

    韩思古指着舆图上的标注,开口说道。

    “大都督,还有这边,您看这座月牙山正好在官道左侧。”

    “若我军控制月牙山,便可居高临下的对来犯清军进行火力打击,这里更适合作为我军的扎营点。”

    刘明佑也是开口说道。

    听着两人的争论,朱靖垵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

    他一手摸着下巴,一手拿着指挥棒在舆图上指点,琢磨着此战的布置。

    片刻之后,朱靖垵抬头说道。

    “光围着舆图看看不出花来,我等还是带人去实地看看,观察一下地形吧。”

    看着舆图布置兵力,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

    朱靖垵果断决定先实地观察一下地形,然后再做决定。

    想到了就做,朱靖垵带人出了军营,再几十名亲兵的护卫下,向着一座小山头而去。

    他带人登上山头,然后开始手持望远镜观察四周的地形。

    而他手中的望远镜,是李沐通过天地会的渠道,从广州那边购买回来的洋玩意。

    价格可不便宜!

    但其效果其实也就一般,甚至都不如后世某些手机的摄像头看的远。

    可在这个时代也没什么好挑剔的,有这么一幅望远镜,终归是聊胜于无的。

    朱靖垵手持望远镜,极目远眺,目光到处逡巡,挑选着心怡的战场。

    片刻之后,他指着远处的一座矮山说道。

    “命人去那座矮山上勘探地形,如果地形合适的话,炮兵阵地就设在那里了。”

    “将我军此前向洋人购置的三门十二磅长炮,以及两门二十四磅长炮都给拉到那座矮山上去布置炮阵。”

    现在明军所装备的火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长炮,一种是短炮。

    长炮的话一共有五门,分别是三门十二磅长炮,以及两门二十四磅长炮,都是李沐花大价钱向洋人购买的成品。

    而短炮,也就是野战炮。

    则是以明军自己生产制造的65式野战炮为主,辅以此前缴获的那些土炮。

    这两者的用途和定位是不同的。

    长炮主要用于打远程的火力压制,是故,需要布置专门的炮兵阵地。

    可野战火炮主要是用于对步兵的火力支援,是故,等到战时将其安置于阵列前排即刻,是不需要布置专门的炮兵阵地的。

    身边的传令兵闻言,保全应喏,小跑着前去安排。

    很快,朱靖垵脸上的表情一怔,指着矮山不远处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说道。

    “那是不是有一座石桥?”

    众人闻言,纷纷举起望远镜看了过去,随即点头道。

    “大都督英明,那确实是一座石桥。”

    朱靖垵思索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命人去探索一下那座石桥,并让我军准备在石桥附近营建工事,哪里就将是此战的主战场。”

    有河流作为天然屏障,还恰巧就在明军的长炮的火力投送范围之内,朱靖垵想不到还有什么地方,能比那里更适合作为战场。

    又思索了一阵,朱靖垵开口说道。

    “再命人扩大探索范围,搜索战场方圆三十里,确保没有敌军可以埋伏兵力的地方……”

    传令兵再次应喏。

    朱靖垵在军事上现在依旧能算是一个菜鸟,是故,他在指挥军队时,根本不敢玩儿什么花活儿。

    只能是尽量以稳妥和谨慎为先,确保不会出太大的纰漏。

    只有战争前的准备工作足够完备,己方的破绽和纰漏才会尽可能的少。

    如此的话,己方在战场上获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

    而与此同时,清军也是即将进入战场。

    高升端坐在马背上,雕花镶金的马鞍旁别着弓箭马刀,身体随着战马的动作而上下起伏。

    今日的他于行军中并没有披甲,而只是一身戎装,显得气势十足。

    而在他身侧,一名名戈什哈拱卫,尽心尽力的护卫着他的安全。

    这个时代的战场上,可是有着主将若死,则亲卫皆斩的规矩的。

    容不得这些戈什哈对主将的安全不放在心上。

    黑压压的清军主力顺着官道行军,一面面大旗随风猎猎,红缨枪上的红缨不断的随风摇摆。

    负责拉着辎重粮草的马车前后相连,足足有好几里地。

    一名名清军士卒无精打采低头行军,随着大部队的前进而向前涌动。

    自古以来,行军都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刚开始体力充沛的时候,不能走快,等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更不能走慢。

    且中途还不能随时停下休息。

    人的体力和耐心在这样的过程中被一点点的消磨殆尽,最后剩下的只有如同潮水般不断涌上来的疲乏。

    十余日的长途行军,使得清军上下的士气难免有些低落。

    高升将手掌放在眉骨前遮阳,由于他没戴帽子,且出了一层明汗,是故,光溜溜的脑门反射着刺目的光。

    十分的显眼。

    高升目光远眺望,随即像是看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传令大军,再坚持坚持,等抵达前方的镇子之后再停下修整。”

    高升命令下达,清军上下的士气微微提振了一截,因为他都听出了高升话语中的潜台词。

    也就是等到了前方的镇子,能让他们好好“放松放松”,去镇子里发泄一下。

    既是让军队宣泄一下长时间行军所产生的怨气。

    也是让清军上下都沾沾血,激发一下他们骨子里的狼性。

    以免等到上了战场之后,再提不起刀来。

    虽然广西清军现在是内线本省作战,但这并不妨碍我大清兵在到了地方之后屠城劫掠,杀人发财。

    大清朝廷对于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是不会过问。

    真要是过问,则几乎全部的将领都得被处罚,一个也逃不掉。

    因为,朝廷没钱,发不起,或者说是舍不得给绿营兵发足够的军饷。

    平常时候舍不得花钱,等到关键时刻还要想绿营兵出力打仗,保大清江山。

    那也就只能是放任绿营兵们在打仗的时候,自己去抢了。

    从清初到清末,我大清的操作一贯如此。

    将屠城当做是激励军队士气的重要手段。

    而代价,无非也就是死一些汉人贱民,以及军队的军纪败坏罢了。

    我大清才不会在乎这些。

    反正死的不是旗人,在满清统治者眼中,汉人都是一钱汉,死多少都无所谓的。

    清初时候,明清相争打出来的十室九空。

    清末时候,太平天国之乱后的人口减半,都特么是这么来的。

    在得到提督大人准许他们屠城劫掠的许诺之后,清军上下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行军速度,不少人的草鞋都倒腾飞边子了。

    就在这时候,忽的一队哨骑沿着官道奔来,马蹄声阵阵,径直向着高升的中军而去。

    “急报!急报!”

    “我军哨骑在前方发现明贼兵马,我军哨骑在前方发现明贼兵马……”

    哨骑高举着急报的旗帜,车马狂奔。

    其所过之处,绿营兵丁纷纷躲闪,只是免不得嘴里骂骂咧咧。

    清军哨骑一路飞奔至高升面前,在高升面前单膝下跪,开口说道。

    “报!报军门!”

    “我军哨骑在前方二十里处发现明贼兵马,明贼正在布置防线,似乎准备要同我大清天兵野战。”

    高升闻言,先是错愕,随即便是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这明贼当真是不自量力!”

    “本提督原来还在担心这些明贼见我天兵杀至,从坐寇转为流贼,进一步的荼毒地方。”

    “不成想,其竟是如此这般的不自量力,竟然想要主动寻求与我天兵决战。”

    一旁的兴安总兵何子敬闻言,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哈,军门所言有理,这明贼果真是不自量力,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让我等于野战中一战覆灭了那该死的明贼。”

    “省却了我等追着明贼钻山沟受罪!”

    高升也是附和着笑笑,片刻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收敛,然后下令道。

    “传令下去,让大军加快行军,等抵达前方的东安镇再行扎营修整,弟兄们可以在镇子里好好放松放松。”

    “修整一夜之后,大军明日天亮,便即刻开拔南下,平贼,报国!”

    高升的命令下达,清军开始浩浩荡荡继续开拔。

    很快,清军前锋便抵达了东安镇。

    镇内的几个士绅提前便命人备好了酒肉,金银,在镇子外等着犒军。

    镇子内的百姓都被要求集合起来,来到道路两侧,端着热水喝食物,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态度十分的恭敬,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得军爷大怒屠了他们的镇子。

    何子敬带人骑马行至镇子外,看着眼前占地规模不小,人口稠密,颇为繁华的镇子,他的眼神中满是贪婪和热切。

    但是,高升这个上官所率领的主力大军还没到,他却也不敢下令自己的兵马先动手劫掠吃独食。

    只能是脸上强行挤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开口对前来犒军的士绅说道。

    “劳烦老先生组织镇子上的人手,帮弟兄们准备一口热水热饭,帮着扎营修建营垒吧。”

    “大部队还在后面呢,很快就能抵达东安镇,希望不要误事。”

    既然现在暂且不能对东安镇动手,是故,何子敬便准备先利用一下东安镇上的人力物力。

    等大清天兵吃完东安镇百姓亲手做的热饭,住上东安镇百姓辛苦搭建的营寨,等待会儿杀起东安镇的百姓,干起他们的婆娘来,也能多几分力气不是?

    什么是双赢?

    说白了,就是他们大清天兵赢两次!

    至于说良心?

    他何子敬的良心早就喂了狗了。

    这年头,想当官就不能讲良心。

    许绍定见何子敬这位军爷态度和善,一张老脸上也是不由得浮现出了更多的笑容,十分热情的开口说道。

    “总兵爷放心,咱们镇子上什么都缺,可就是不缺壮劳力。”

    “您交代的事情,老朽马上吩咐人去办!保证让诸位军爷满意。”

    何子敬闻言,这才满意的颔首。

    许绍定一边吩咐镇上的壮丁去干活,一边继续同何子敬套起了近乎。

    “我大清天兵之威势,当真是威武雄壮啊。”

    “老朽今日一观,当真心向往之,若老朽能再年轻几岁,拉的开硬弓,骑的了骏马,一定也会选择报效朝廷,帮着朝廷平贼的。”

    PS:推荐一本书,《大明:我能召唤第四天灾》,挺有意思的,朋友的书,感兴趣的可以去康康。

    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养书的老铁们别养了,容易把书养死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