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283章 社会发展的本质
    第283章  社会发展的本质
    朱简灼闻言,脸上的表情一变,眉头微微蹙起,开口询问道。
    “怎么了?什么消息?是出什么事情了?”
    王顺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喘匀了呼吸,这才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事情是这样的!”
    “我大明的锦衣卫在北京的密探于前段时间拿到了一则有关朝鲜的消息。”
    “清军的抚远大将军福康安率部攻陷汉城和南汉山城,李氏朝鲜从上到下,从国王到重臣,几乎全部沦为了满清的俘虏。”
    “也就是说,朝鲜,亡国了!”
    朱简灼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惊的差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脸上的表情变得相当的凝重。
    朝鲜就这么亡国了?
    虽然他现在不想发兵去援助朝鲜,但那也只是因为现在的大明实在抽不出手来。
    这并不代表他就希望朝鲜亡国!
    要知道,现在的朝鲜从立场上来说,可是站在大明这一边的。
    虽然朝鲜的军力孱弱,但蚊子腿再小也是块肉啊,朝鲜兵即使再怎么弱,牵制一下清军的侧翼,帮明军稍稍分担一下压力,也是不成问题的。
    朱简灼本来是打算等大明能从江南主战场抽出手来,就增援朝鲜战事的。
    但谁能想到,大明这边还没来得及增援朝鲜呢,结果朝鲜就已经亡国了。
    这特么的,该和谁说理去?
    朱简灼现在心中满是凝重,开口询问王顺道。
    “王首辅,你觉得我大明该如何应对当前朝鲜的变局?”
    王顺闻言,忍不住面露沉思之色,然后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根据锦衣卫从北京传回来的消息,清廷那边打算要处死现任朝鲜国王李祘,然后从朝鲜的远支宗室中挑选一人,扶持其成为朝鲜国王。”
    “然后,好借此来控制朝鲜。”
    “我大明或许也可效仿此举,甄选一名朝鲜宗室,册封其为朝鲜国王,同满清对抗。”
    朱简灼闻言,忍不住面露沉思,思索起了此事的得失。
    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够拿定主意,而是开口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朕不好擅专,还是先拿去内阁讨论,再派快马去询问一下太子的意见,最后再做定夺吧。”
    其实吧,内阁讨论只是一个托词,朱简灼真正的想法就是想要问一问自己儿子的意见。
    他知道自己在大战略的把控上是有些不足的。
    像是这么要紧的事情,朱简灼觉得还是该以自己儿子的意见为主的。
    想到自己儿子,朱简灼忽然又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关于迁都南京的事情!
    在福州之战结束后不久,朱靖垵便意识到江南大局已定。
    是故,他再次向广州方面行文,请求大明迁都至南京。
    朱简灼前段时间便接到了朱靖垵的要求,只是一时半会儿的还没有做出决定。
    他倒也不是不想迁都南京,南京毕竟是大明旧都,是当年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地方。
    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含义!
    大明若是能迁都南京,绝对的天下人心振奋,有利而无害。
    朱简灼之所以犹豫,其实也仅仅只是因为没想好什么时候动身而已。
    是故,朱简灼开口询问道。
    “首辅,前些日子太子从江南送来奏书,请求朝廷将行在迁往南京,你觉得行在这边何时动身为好?”
    朱简灼准备要征询一下王顺的意见。
    王顺闻言,思索一阵之后。
    “启禀陛下,广州行在这边人员庞杂,且各部门都有工作在身,大量的文档堆积。”
    “若要迁徙,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做到,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
    “是故,微臣的意见是,行在方面最好是今年年后再行动身,迁都南京。”
    朱简灼闻言,稍稍思索一阵,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
    “就照此回复太子吧!”
    “行在这边确实需要时间做准备工作,然后才能迁徙。”
    王顺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告退准备离去。
    但朱简灼却是又把王顺给叫住了,开口吩咐道。
    “对了,再派人去安抚一下朝鲜使团,免得他们因为朝鲜那边的变局而做出什么傻事。”
    “大明接下来若要插手朝鲜局势,还用得着他们。”
    朱简灼最近是真的被朝鲜使团给整怕了。
    在他看来,既然朝鲜使团的副使能为了迫使大明出兵援朝,就悬梁明志。
    那朝鲜使团上下在接到朝鲜亡国的消息之后,全部自杀殉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故,他刻意派人去安抚一下朝鲜使团。
    谁叫他们还有用呢?
    ……
    由于大明这边没有要刻意保密的意思,这也就使得满清攻克朝鲜王都,俘虏朝鲜国王以及众多朝中重臣的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广州城。
    自然,朝鲜使团也接到了相关的消息。
    王愍浩在接到消息的瞬间,便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他妈的心如死灰。
    他还在大明这边累死累活,为了求大明出兵援助朝鲜而努力呢。
    结果朝鲜那边就已经亡国了!
    这特么的简直操蛋了好嘛!
    若是朝鲜已经亡国了,那他在大明这边所做的,岂不就是无用功了吗?
    这他妈的叫个什么事情啊!
    在心如死灰之后,涌上来的便是一阵阵的茫然。
    如今朝鲜亡国,那他们这个使团的身份可就很尴尬了!
    他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呢?
    王愍浩的心中满是凝重和无措。
    幸好就在这时候,王愍浩得到了大明内阁首辅的召见,大明的内阁首辅给了他一个大明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帮助朝鲜复国的承诺。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愍浩这才算是心中有了念想。
    在得到王顺的接见之后,王愍浩第一时间便在驿馆内召集了自己的下属们议事,准备要安抚一下人心。
    驿馆内,花厅。
    在所有人都到齐之后,王愍浩目光扫视一圈。
    见众人的表情都很凝重,他开口说道。
    “汉城之变,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今日在这里,本官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朝鲜……亡国了!”
    见众人在听闻此言之后,确定了此前听到的谣言是真的,脸色变得一个比一个凝重,王愍浩接着说道。
    “但本官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我朝鲜虽然亡国了,但却只是一时。”
    “本官已经从大明首辅那里得到了承诺,大明会在恰当的时机,帮助朝鲜复国。”
    “等将来朝鲜复国之后,你我都将是复国功臣,都将名留青史。”
    “是故,我们现在必须得打起精神来,随时为朝鲜复国而做好准备。”
    众人闻言,纷纷眼睛一亮。
    王愍浩的话给了他们所有人希望,而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希望。
    “判书大人,我们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一人开口询问道。
    王愍浩抿了抿唇,开口说道。
    “在大明正式出兵帮助朝鲜复国之前,我们所需要做的一共有三件事情。”
    “第一,就是继续坚持在行在外求见大明皇,博取大明皇帝的同情和支持。”
    “第二,是要加大力度于广州宣扬朝鲜对大明的忠诚与怀念,借此来广泛争取大明各界的同情。”
    “第三,便是要做好社交工作,同大明各级官员搞好关系,以求能够有更多的大明官员愿意在朝堂上,为我朝鲜说话……”
    众人闻言,齐齐抱拳应是。
    ……
    南京城!
    太子府!
    朱靖垵在率部回到南京城之后,便下令大军休整。
    而他也是回到了太子府,第一时间便拉着自己的妻妾们来了一个大被同眠,好好的纾解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憋着的火。
    嗯,他是真的有些憋坏了!
    第二天,朱靖垵早早的从一片温香软玉中起身。
    然后在侍女的侍奉下穿衣洗漱,准备要去晨跑锻炼一下身体。
    这年头的医学技术也就这样,中医西医各有各的坑,朱靖垵要是不想英年早逝,也就只能是坚持锻炼。
    在晨跑锻炼完之后,朱靖垵便去吃早饭了。
    他一边喝着香甜的豆浆,一边翻看审阅着最近一段时间所积压的政务。
    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松江府的开关事宜。
    二则是地方上的官员任免调换。
    浙江,福建,江西三省都是新归附大明的,由于大明的积极招降纳叛,几乎全盘接收了清廷的官员体系。
    以至于现在有为数不少的官员在投明之后,都是被原职留任了。
    短时间内,这样凑活凑活,用于维持地方局势还行。
    但从长久来看,让投降的清廷官员全部原职留任,隐患其实是很大的。
    为了谨慎起见,对这些投降官员进行平级调任,或是升迁免职调离原位,就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
    而这些,全部都需要朱靖垵为之操心。
    幸而,有地方上的士绅积极配合,这两件事情的进度都还不错。
    松江府开关的事情正在积极筹备,预计来年就能正式开关,而官员任免调换也是顺利推进,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只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朱靖垵现在的心情并不美妙。
    因为,他现在对于士绅阶级,真的是充满了戒心,对士绅阶级所掌握的能量,发自内心的感到忌惮。
    在士绅的支持下,大明能仅仅只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完成了对三个省的地盘的实际控制。
    若是没有士绅的支持,大明即使能在正面战场上击溃清军,在缺少足够的人才的前提下,想要实际控制地方,别说几个月了,怕是几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
    如果有一天,士绅不再和大明站在一起,而是站在了大明的对立面。
    朱靖垵又该如何应对呢?
    琢磨着这些,朱靖垵的心情难免会有些阴郁。
    幸而,朱靖垵对于如何对付士绅阶级,其实也有对付之法。
    怎么说呢,方法其实很简单。
    首先就是推进工业革命和工商发展,培养新兴的资本阶级,用于平衡士绅阶级的势力。
    其次就是推广教育,广开民智。
    前者治标,后者治本。
    因为,如果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大明就不再需要向士绅妥协,来换取士绅阶级的人才支持。
    而是士绅阶级需要向朝廷妥协,来换取官职。
    自然,朝廷也就能摆脱士绅阶级对于朝堂的高度控制!
    唯有做到了这一点,那些触及既得利益者利益的改革,才有可能推行的下去。
    而在此之前,朱靖垵所做的改革,没有任何的例外,几乎全部都是既得利益者也能从中获利的那种。
    这才使得他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行!
    说白了,自古以来的阶级垄断,本质上其实都是对知识和教育的垄断。
    一但知识下行,阶级之间的壁垒也就会变得相当的薄弱了。
    再稍有一个变故,或者说导火索,社会变革也就发生了。
    举个例子,春秋战国时期,受限于生产力的落后,读书识字接受教育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唯有拥有大量奴隶供养的贵族阶级,才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也就使得,知识被贵族阶级垄断,是故那时候的政治都是贵族政治。
    但由于孔老夫子以及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知识开始下行。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贵族掌握能够治理国家的知识,贵族政治也就玩不下去了!
    权力开始向下过渡,主导了秦汉魏晋隋唐的世家门阀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而导火索就是秦灭六国的战争,以及随后的楚汉争霸导致的贵族阶级被人道毁灭。
    再然后,就是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受教育的成本继续降低,知识继续下行。
    然后,士绅阶级横空出世,世家门阀退出历史的舞台。
    导火索就是黄巢那暴躁老哥所掀起了黄巢起义。
    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将大唐和世家门阀一起埋葬。
    在此之后,虽然世家门阀仍旧有余孽在世,但他们也就仅仅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了。
    他们再也压不住士绅阶级的崛起了!
    再往后,也就是沉沦百年以及兔子的崛起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士绅阶级也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PS:四千字大章,老规矩,下一章在晚上。
    还有,月末最后一天了,继续跪求月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