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穿成男主的恶毒前〕〔穿成早死的炮灰原〕〔蛇婚〕〔因为怕死只好多谈〕〔宝贝乖我服软,傲〕〔被奶奶按头结婚?〕〔被渣后我成了大佬〕〔甜丧美人和阎王在〕〔落入他的圈套〕〔我靠出马成名了〕〔七零嫁糙汉:十亿〕〔开局地摊卖大力〕〔重生年代大院娇媳〕〔大秦:夺笋呐,祖〕〔斗罗之前世今生开〕〔通幽小儒仙〕〔年代闪婚!嫁给疯〕〔侯门弃妇她是黑心〕〔上门龙婿免费全文〕〔陆七权奕珩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366章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
    第366章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
    京城之外的一处湖泊边缘地方,正有一个华衣中年男子和一个黑衣僧侣结伴垂钓,这里环境空旷安静清幽,不论是商谈事情还是专心垂钓都不必担心有人打扰。
    这两人自然就是朱棣及姚广孝了,昨日海外封国的决议一出,朱棣第二天就拉着姚广孝来钓鱼了。
    姚广孝出家人不杀生,即便钓上鱼来也尽数放生,似乎只是体验钓鱼的乐趣。
    原本还算是闲情逸致,但是随着朱棣把昨日的事情娓娓道来之后,姚广孝瞬间觉得手里的钓竿不香了,他直接被这巨大的消息给弄懵了。
    分封制还能这么个分法儿?
    他跟着朱棣来到京城的时候,两人都觉得这一次入京一定不会平静,他们来的路上就已经想过很多种可能性了,其中他们最担心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朝廷削藩。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又是诸王的父亲,自然不担心藩王的威胁。
    但是除了他之外,换做任何一个人皇帝面对如狼似虎的诸王,那都一定会寝食难安,如果朱标有心削藩的话,那么朱元璋为了避免动乱提前替太子扫清局势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更大的可能性是这次就是单纯的来见最后一面,毕竟封藩政策是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而朱元璋又是一个相对固执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他不会对自己的设计大作更改。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当然就没有特别值得关心的事情了,只需要老老实实送走老父亲,然后各回各家做好自己的藩王就行。
    至于朱标这个大哥以后会不会自己削藩,那就是以后再去考虑的事情了。
    但如果这一次面临的情况是前者的话,姚广孝和朱棣也做过了推演,他们的结论是如果朱元璋决意削藩,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配合。
    这是一个让朱棣无奈的结果,他只能祈祷着这个事情不会发生。
    而现在削藩确实没有发生,但来个比削藩更狠的了,海外封国那是说的好听,实际上这跟流放没有太大的区别。
    即便是姚广孝这样聪明的人,也完全没有料到朝廷会来这么一出。
    一直到朱棣给他完整叙述的昨天的整个过程,他这才弄清楚了这个政策的内在逻辑,说到底海外封国其实是大明开海战略的一个部分而已,而且还顺带达到了削藩的目的。
    “主持以为,这海外封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朱棣表情阴郁,不痛快都写在脸上了。
    姚广孝还能说什么呢,你现在的脸色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不过想了想他还是尽可能给了朱棣一些安慰。
    “从殿下的角度而言这当然不能说是好事,但是站在大明的立场而言,这一定不是坏事,千秋功业不是一时得失所能比较的,如果开海之策真的成功了,那么千百年后的后人评说,一定会对殿下眼下做出的努力给与极高的评价!”
    这种事儿发生在自己头上肯定是很难受的,姚广孝也只能从更大的角度上尽可能给朱棣找补一下,好歹能让他心里头舒服一点。
    虽然这句话是对朱棣的一种宽慰,但是不得不说其判断还是精准的。
    其实就连朱棣也明白这件事的意义,若是海外真有这样巨大的无主之地,那么大明能够获得其土地与资源,这就是真正的千秋功业。
    <div  class="contentadv">        朱棣的脸色也确实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依然还是很难看的。
    这事儿确实很有意义,将来也会得到后人的赞誉,但是做这个人的事儿是自己那就很难顶了,好处是大明的,是华夏文明的,但吃亏的是现在的自己啊!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现在没法儿更改了,朱棣也只能这么想想来安慰自己。
    而姚广孝也放下了鱼竿,拿过来朱棣身边的《万国条约》看了起来,凭心而论他觉得朝廷这个借藩王开海的策略是有效且省力的,只是对藩王们自己来说比较难受而已。
    而这个条约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从朱棣的叙述当中,他明确的感受到朝廷对这个条约的重视程度,甚至大明与诸国所有事务都要基于这个条约而进行。
    那姚广孝肯定是要看看这个条约里边的内容的,或许从里面能窥见大明开海之政策方向。
    这一看就是好一会儿,朱棣自然也不至于这个时候打扰他,便在一旁专心的钓鱼。
    其实这个条约朱棣还没怎么看过,他的心绪依然还在海外封国的决策中脱离不出来,根本没有心情关心这个条约具体说的什么。
    反正不管是什么内容,他都是一定要签的,看不看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朱棣觉得无所谓,但是正在看的姚广孝,越看却越是神色凝重,到最后都已经到了震惊的地步了。
    这条约好吗,当然是好的,但也不至于到经天纬地的地步,说到底他也只不过是条约而已,能说的东西无非就是规则和利益。
    真正让姚广孝所震惊的,是此条约之全面和详细,国际体系这个概念可是许良新提出来的,此前华夏文明对望交往也不过就是一个朝贡体系而已,并不存在明确的国际框架。
    硬要说的话反而是先秦春秋战国更像是有个国际体系,只不过那个国际体系是基于周天子存在的,所谓的礼乐制度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体系的体现,规定了天子与诸侯公卿的身份等级,什么等级遵从什么样的礼制,能做什么样的事情。
    但是礼乐制度更多只是从等级制度上进行规范约束,并没有从经济文化上形成一套共同的体系。
    而眼前所见的万国条约就做的更加全面和深入了,几乎把方方面面的每个角落,都归纳进入到了一个国际体系当中。
    法律上它细致到了罪犯的引渡制度,经济上它规定了各国关税税率制定范围,产业上它制定了各国贸易份额分配规则,政事上它考虑到了移民的种种政策,文化上它更是提出各种学术交往和相互留学的不同措施。
    姚广孝看到最后简直难以相信,你跟我说这是针对新兴概念做出来的产物,而不是一套已经行之已久的成熟体系方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大团圆结2亲情会闪〕〔李二重生之天下无〕〔我在华娱那些年〕〔公翁的大龟挺进秀〕〔长生仙途:育妖养〕〔蛇夫〕〔佛系大佬穿成炮灰〕〔帝王受龙椅含玉势〕〔欢喜:开局寄宿童〕〔蛇婚〕〔当我和竹马联姻以〕〔那一天〕〔我满级道士,开局〕〔美女世界〕〔农村女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