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464章 山中的桃花
    第464章  山中的桃花
    玄天手中的法诀一改,陶眠眼前的场景又发生了变化。
    这次是七弟子。
    这一世,元鹤的妹妹元鹿身体健康,性格活泼,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元鹤跟着父亲元行迟学为官之道。
    因为小时候没有遇到什么心理创伤,所以元鹤也不需要夏之卿带他走出阴影。
    他广交好友,热情大方,在京城如鱼得水。
    元家和夏家的关系很淡。本来在元日被贬的时候,夏家作为夏晚烟的娘家,就没怎么出力。等到母亲故去,元行迟就不怎么与夏家往来了。
    元鹤是太子伴读,常在宫中行走。那日他在树下赏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似乎是有谁来了。
    可外面他的好友正在呼唤他,元鹤没有回头,笑着迎了出去。
    不远处的连襄站了一会儿,没瞧见那少年的正脸,也便意兴阑珊地离开。
    元鹤在朝为官,逢盛世,遇明君,大有作为。
    他和一位官家小姐成了亲。夫妻虽然不算恩爱,却也是相敬如宾。
    这一世元鹤活到了七十岁,在凡人来说算得上高寿。
    寿终正寝的那一日,陶眠守在他的床前。
    已经神志不清的元鹤向他站着的方向瞥了一眼,嘴角似乎扬起微笑。陶眠以为他看见自己了,心中一惊,这时元鹤却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圆满的一生。
    身后又传来“一拜高堂”的呼喝声。陶眠回头,这是一处新的喜堂。
    他的八弟子蓝枳,这辈子生在了普通人家,和程百里是邻居,青梅竹马。
    两人自年少时定情,相伴长大,又定了亲事。
    之后便是大喜之日,拜堂成亲,正式结为夫妻。
    这一次,程百里终于能亲眼见到他的新娘,他抑制不住地落下泪来。
    蓝枳给他擦眼泪,擦着擦着,自己也笑着流泪。
    成亲后,两人生活幸福,一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蓝枳抱着女儿,教她背诗,给她唱童谣。她说一句,女儿牙牙学语,跟着念一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相……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
    小姑娘学着学着就偷懒,撒娇喊娘亲。
    一双宽大的手掌穿过她的胳膊,把她举起来。
    “咦?爹爹——”
    程百里用自己的额头贴着女儿柔软的发丝。
    “小丫头,不好好背诗,就知道对你娘撒娇。”
    “我、我背……”
    蓝枳扶着相公的手臂,让他小心些,别摔了孩子。
    “她还小呢,话都说得含含糊糊,让她背诗也是难为她。”
    程百里把女儿托在手臂上,温柔地望着妻子。
    “你总是教她背这一首,是因为喜欢么?”
    蓝枳的眼睛也笑弯起来。
    “喜欢啊,怎么不喜欢。每次念着这几句诗,我就觉得,春天要来了。”
    程越正行走在暖融融的春光中。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他翻开手中的空白册子,用墨笔写下几个字。
    这一世,程越不必困守于一山。他正在专心写一本游记,访遍名山大川。
    这里只是他旅途中的一站。
    “此山唤作桃花山。山中随处种桃,正值春日,花开如雪落。山下有一野村,唤作桃花村。黄发垂髫,皆不知桃花为谁人何年所种。只道山中有仙人,一日播种,一日生根,第三日桃林满山。余只身往赴山中,寻数日,未尝见仙人行迹。想来神仙一说误人……”
    程越把关于桃花山的见闻写下,最后望了一眼这巍峨的山,收拾行囊,沿着小路渐行渐远。
    陶眠就在他身后,目送着他离开。
    玄天出现在他的身边。
    “从大弟子到九弟子,没有你的人生,他们过得有多么圆满顺遂,你该看见了。”
    陶眠没有回这句话,反而问他一句。
    “六船呢……”
    “天禄,不要明知故问。你应该知道的,他本不该有来生。”
    玄天转头,望着陶眠平静的侧脸。
    “我知道你是在担心,你的徒弟们失去了桃花山的庇护,会漂泊无依,过得凄惨。可如今你也见得清清楚楚。如果你没有出现在他们的人生中,他们都会得偿所愿,寿终正寝。
    天禄,这就是所谓的宿命。你是为他们带来灾厄的人。”
    玄天的声音在耳畔回响。
    陶眠抬眸望了望天,这样晴朗的天空,没有一点杂质。
    “今天天气很好,我记得我最初遇到顾园的那天,也是这般明朗。”
    “天禄,不要再执迷不悟。”
    陶眠并未回应玄天的话,他只是想到了过去种种。
    一千岁的生日过了,他许下心愿,希望上天赐给他一个徒弟。
    蜡烛吹熄,徒弟真的来到这里了。
    顾园成为他的第一个弟子,他这个师父不正经,整日压榨小徒弟,让他喂鸡、做饭、劈柴,他懒洋洋地躺在竹榻上晒太阳。
    那时他以为这样的日子就是永远了,很快,二弟子、三弟子、四弟子……弟子们接二连三地上山,桃花山的免费劳力越来越多,他的日子也愈发滋润。
    每每想到这里,陶眠午睡的时候都会笑醒。
    顾园小时候是个犟脾气,这脾气和陶眠纵容也脱不了干系。陶眠不愿对他说教,总是给他编各种故事,从故事和经历中,给他传授人世间的道理。
    在他悉心的教导下,顾园这棵小树总算没长歪,至少在陶眠的眼中是如此。顾园很快过了逆反期,变得懂事体贴,事事不要师父操心。
    哪怕他后来下了山,陶眠也时常记起年少时的他。
    顾园之后上山的是二弟子陆远笛。远笛是陶眠收下的第一个女弟子。
    那时陆远笛还小,陶眠怕自己照顾得不周全,还从山下请了婆婆专门看护她。
    等到陆远笛年龄长一点,能自理了,那位婆婆也到了寿限,陶眠就自己照顾徒弟。
    陆远笛的性格要比大师兄顾园小时候顽皮多了。明明是公主的出身,却整日像只活泼的野猴子,上蹿下跳。
    她的犟脾气比起顾园有过之而无不及,叛逆期还长。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服管,专门和师父作对,半夜还要暗杀师父。
    陶眠从来没有对淘气的陆远笛感到厌烦。他反而觉得,女孩子倔强点更好,免得长大后被人家三言两语哄走了。
    陆远笛也是个修炼的奇才,和大师兄顾园不相上下。她唯一不用陶眠操心的,就是修炼这方面。
    陶眠知道,她的心在山外,她只会短暂地陪伴他一段岁月。所以当她提出下山时,陶眠并不感到意外。
    就像当年的顾园,他一样心有感知,只是从来不说。仿佛这样就可以让离别的日子晚些来到。
    陆远笛也走了,陶眠又变成一个人。
    他外出云游,被楚流雪和楚随烟两姐弟碰瓷。他遇到姐弟二人的那一年,两个人都还是小小的孩童,因为长期流浪,身子又瘦,个子也矮。
    流雪有身为姐姐的自觉,事事维护弟弟。就算偷钱被陶眠发现了,她也是第一时间将楚随烟挡在身后。
    楚随烟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紧张地偷瞄陶眠。他鼓起勇气,说钱是他偷的,不要打他姐姐。
    或许曾经有过许多次不愉快的经历,姐弟俩刚跟着陶眠生活的时候,总是显得局促,没有安全感,常常躲起来,不让陶眠看见。
    陶眠就像捡了两只黑猫回来。他也不故意去讨嫌,定时定点把饭菜一放,两个小孩一边强忍着食物奇怪的味道,一边狼吞虎咽。
    养得久了,也就熟了。陶眠甚至觉得这两个小孩有些不把他当人看。
    楚流雪年纪小小就要养着一大一小,每天督促陶眠这个生活作息极度不规律的家伙起床吃饭,还要漫山遍野去抓乱跑的弟弟。
    楚随烟和仙人混熟了之后,就肆无忌惮。他学剑法比姐姐快,又因为是初学者,还不大会操控,所以那段时间山中经常见到他的剑满天飞的情景。
    随烟需要别人给他很多关爱,所以陶眠总是不吝于夸奖他的每一次进步。
    流雪的性格要独立许多,但她需要有人能体察到她细腻的心思。有时候她会莫名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这种时候,陶眠就会陪着她聊天,听她宣泄心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这是陶眠第一次同时收下两个弟子,手忙脚乱的时候经常有,可两个小孩陪在身边,山中也热闹。
    他们年龄相近,经常斗嘴吵架,楚随烟总是吵不赢姐姐,就跑到师父这里哭诉。往往这时楚流雪还要鄙视他,说他只会告状。
    陶眠就要做他们之间的判官,可小孩子你一句我一句,说不出个所以然,仙人也感到头疼。
    最后他糊弄过去,两个小孩还嚷嚷着,怪他敷衍人。
    后来两个弟子先后离开了桃花山。在那之后,陶眠去见过他们一两回。
    直到荣筝带回了二人的死讯。
    荣筝是第一个以成人身份出现在桃花山的弟子。
    她有着惨痛的过往,可她每天看上去仍然那么快活。五弟子是一只破碎后被粘合,再度摔碎,又继续粘合的瓷瓶。
    他们师徒之间的相处方式看似轻松随意,其实陶眠时时刻刻都在留意着荣筝的变化。
    他怕这个徒弟哪天想不开,微笑着赴死。
    所以陶眠帮她完成心愿,纵容她一把火烧掉了过往。不管荣筝闯了什么祸,他都能让对方全身而退。
    荣筝了却所有心愿,最后,留在了桃花山。
    荣筝也是第一个主动留在山中的弟子,这让接连失去四个徒弟的陶眠,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如果荣筝像前几位弟子一样,在复仇后死去,陶眠是真的无法再鼓起勇气继续收下第六个弟子。
    他救了荣筝,荣筝也挽救了他。
    六船的出现让陶眠很意外。
    陶眠和沈泊舟有过一段纠葛,起初他是不愿意收下这个棘手的青年做弟子的。
    但是陶眠发现,六船和沈泊舟完全不一样。
    六船的心思藏得很深,他和荣筝一样,  也是成年后才来到山中。
    成年的弟子,他们的心思,陶眠都很难猜透。
    陶眠只是觉得,六船求生的意志很淡。他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可不能随便死了,不然他不是白救?
    所以他借着找水生天的名头,带六船四处游历。
    六船是陪着他走过最多地方的弟子。
    他们在旅途中,还结识了来望,这个在陶眠的漫长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
    陶眠以为自己够不着调的,等见到来望,他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
    来望的出现,对六船也有影响。
    他那种随便活活,反正一时半会儿死不了的人生哲学,让六船有一丝触动。
    六船有改变,这让陶眠感到欣慰。
    他是长生者,夏虫不可语冰,在有限的一生中要如何学会坦然面对生死这种哲学问题,对他来说已经不适用了。
    来望却能用他粗糙的语言和行动给出很好的回答。
    没有钱怎么活,一个人怎么活,失去挚爱后如何活下去……
    来望对此都有回答。
    没有钱就找有钱的——指陶眠——去碰瓷。一个人也不用怕,总会遇到新的志同道合的人。年少时失去一生挚爱,也不要急着与她重逢,他还要留给自己一生的时间来怀念。
    这样再度相逢时,他就可以自得地说,我已经爱了你一辈子。
    六船后来已经决定要陪在陶眠身边,决定好好地活下去了,可惜这缕残缺的魂魄支撑不了太久。
    千灯楼的灯熄了,六船也离去了。
    或许他早就知道,自己只是被仙君放在人间历劫的尘魂,可他毅然陪伴陶眠两世,飞蛾扑火一般。
    他曾纠结于沈泊舟和六船的身份,没想到,其实这两个都该是他。只是有人先他一步,顶替了他的名字,出现在陶眠的面前。
    玄了,他的红尘劫已过。那就说明,六船已经消散。
    从此,天上地下人间,陶眠再也寻不到六弟子的踪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尘不到顶弄闻时〕〔开门迎客〕〔临高启明〕〔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和前任他叔联姻后〕〔告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