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5章 伟大的开始
    第5章  伟大的开始
    汉军军营中,卫青正在低头看着地图。
    一个士兵骑马赶了过来,快速进入大帐中,抱拳道:“启禀大将军,卑职在哈坎井一带,找到右将军苏建所部。”
    “人呢?”
    卫青看着他,眼中放着寒光。
    “卑职只找到了几百具尸体,其首级都被匈奴人割去,在尸体中卑职没有看见右将军本人。”
    卫青忽然站了起来,大声问道:“那赵信呢?”
    士兵连忙开口道:“赵信所部,大部分士兵,卑职怀疑已经叛变了。”
    卫青脸一下子白了,走了几步,沉默了一会儿,大骂起来:“这个王八蛋,我怎么就相信你这个奸贼。”
    “哗!”
    卫青转身把佩剑抽出来,“啪!”一声,直砍在了面前的案桌上。
    “将军息怒!”
    士兵连忙跪了下来。
    “如何息怒?两员大将,三千骑兵,就这么没有了,赵信是我大汉的侯爷,居然叛变了,怎么交代?”
    卫青脸色通红,那3000骑兵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就这么没有了,可他又有什么办法,更可怕的是,仗还没有怎么打,一部全军覆没,一部投降,这对士气影响太大了。
    ……
    另一边,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军帐外面,人马流动,大家围住火堆,在吃烤羊肉。
    而曾经的大汉前锋赵信,此时端坐在地上,大口吃着肉,大口喝着酒,很显然,他确实是投降了。
    大汉前锋将军,大汉侯爷翕侯,投降匈奴,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可他本来就是匈奴人,这些一想,好像又说得通了。
    这个时候,匈奴单于伊稚斜走了过来。
    他是匈奴前代单于军臣单于的弟弟,军臣单于死后,他发动政变,打败了王位继承人——军臣单于的儿子於单,夺取了王位。
    太子於单不耻屈其下,逃奔于汉,还被大汉封之为陟安侯。
    伊稚斜单于因怨大汉收纳太子於单,屡遣兵至代郡、雁门、定襄、上郡等地寇掠,于是大汉便开始反击。
    而这赵信,原名为阿胡儿,在匈奴也是一名小王。因与军臣单于有仇,便带兵投降汉朝,被封为翕侯,为汉朝训练军队,并为汉朝多场战役均立下功劳。
    汉朝见他屡次立功,加上卫青信任,就做了这一次的前锋将军,当然,还有原因是太子於单,也就是大汉的陟安侯没有多久就病死了,不然这一次的前锋,可能是太子於单了。
    用匈奴人打匈奴人,确实不错,只要是人都有争斗,匈奴不是铁板一块,当然,大汉也不是。
    自古呀,人类的内斗,从来就没有停歇,搞内斗,好多人都是专业的。
    欺软怕硬,搞自家人牛掰到不行,对外又软弱,何其可笑,可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不少。
    晋末,胡人虎视眈眈,结果司马家的七王为了王位打出狗脑子,造成汉家元气大伤,五胡乱华,黑暗到史书都不愿意多提,两脚羊,人不如猪狗。
    明末,满清铁骑如利剑悬在头顶,南明四分五裂,醉生梦死,这个称王,那个称帝,别人还没有南下,自己就把自己人灭了,一顿骚操作,连满清都没有想到,我他妈打天下居然这么容易。
    还有民国,小鬼子野心勃勃,虎视眈眈,结果各路军阀相互大打出手,争权夺利,好不容易稳定些,常校长又恬不知耻的喊出:“攘外必先安内!”
    ……
    不管怎么样,赵信投降了,这简直是打卫青的脸,打大汉的脸。
    其实也不难理解,投降嘛,有第一次,便有无数次,若是军臣单于还在位,他大概不会投降,毕竟军臣单于杀了他的父母,但军臣单于已经死了,他弟弟伊稚斜单于篡位而上。
    他们两人,没有仇恨,为了活命,投降好像也理所当然。
    看见伊稚斜单于走了过来,赵信连忙起身,右手握拳,放在胸口,弯腰行礼,恭敬的说道:“大单于。”
    伊稚斜单于挥挥手,示意他不要多礼。
    “赵将军,不要太拘谨,你毕竟是匈奴人,赵将军,你真可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呀!”
    伊稚斜单于感慨起来,继续道:“自从中行说一病不起,我大匈奴再也没有了解大汉内情的人才了。”
    伊稚斜单于口中的中行说可了不得,简直是翻版的赵高,当然,远远比不上赵高。
    <div  class="contentadv">        他是西汉汉文帝时候的人,原为宦者,因不满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对汉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后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
    当年,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鉴于国内不稳,各路诸侯对帝位虎视眈眈,且国力尚未恢复,无力与匈奴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只好继续与匈奴和亲,文帝下令送宗室女去匈奴,并让太监燕地人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
    中行说不肯去,被汉廷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在汉廷喊道:“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
    当时,汉朝官员们只当他在说气话,也不以为意。
    结果,人家来真的,中行说这个太监一到匈奴立刻归降,并且深受伊稚斜单于的父亲老上单于欢喜、宠信。
    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
    在中行说的支持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
    后面,他又多次给历代单于献计,因为他作为汉朝的宦官,非常了解大汉,真的成为的汉朝的心腹大患。
    只是他现在又老又病,所以伊稚斜单于急需了解大汉内部情况的人,赵信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伊稚斜单于拍着赵信的肩膀大喊道:“昆仑神,此时把赵将军伱赐给我,真乃是昆仑神不灭我大匈奴是也,来人。”
    伊稚斜单于大喊一声,一个手下端来一个精美的黑色袍子。
    “我决意封赵将军你为我匈奴的自次王,爵位仅次于我,助我指挥匈奴的部队。”
    “啪!”
    赵信直接半跪了下来,右手握拳放在心上,低着头,有些惶恐的说道:“大单于的恩爱太重了,末将无功受禄,愧不敢当。”
    伊稚斜单于把黑色的袍子拿来,轻轻的披在了他身上。
    “赵将军,你原本是匈奴的种姓,断不可有汉人的虚伪。汉人的兵书上说,均人于禄,勤于王事,这个王位,你当之无愧!”
    伊稚斜单于说着,端过一杯羊奶酒,递给了赵信,赵信点头,把酒一口喝完,眼神中充满坚定。
    “兄弟我此后将效命于自己的大单于,万死不辞!”
    “报告大单于!”
    这个时候,一个士兵来报,伊稚斜单于连忙去听发生了什么,听完以后,他脸色大变,连忙再次找到赵信。
    “有一只不足千人的汉朝骑兵,绕过了雀儿湖,向西,猛的掉头向东南,袭击了王庭的博斯腾营地,右大都尉力站而死,我的祖父若侯产也被杀了,我的叔叔罗姑比,还有其他一些人都被俘虏了。”
    伊稚斜单于说着,脸上狂怒,都快喷出火了。
    赵信也大惊失色,“不足千人,没有听说呀?卫青在战前布置任务的时候,博斯腾营地并没有被列入攻击目标。”
    伊稚斜单于思考片刻,说道:“刚才来报信的军士说,汉军领头的是一个年轻的军官,所带军骑彪悍高大,装备极其精良。”
    赵信立刻反应过来了,“莫非是剽姚校尉?”
    “军旗上是一个霍字。”
    “那正是他。”
    伊稚斜单于连忙质问起来,“他是谁?”
    “皇上的高徒,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剽姚校尉,霍去病。”
    “霍去病小儿!”
    伊稚斜单于记住了这个人,眼中带着憎恨,还有杀意,咬牙切齿的说着。
    可他不知道的事,这个他口中的霍去病小儿将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PS:自次王,汉时匈奴置,地位仅次于单于。《汉书·匈奴传上》:“单于既得翕侯,以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与谋汉。”
    单于于匈奴中部建立“单于庭”,管辖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直北方向广大地区,有左、右骨都侯辅政。骨都侯由呼衍氏、兰氏、须卜氏等异姓贵族担任。呼延氏居左位,兰氏和须卜氏居右位,主断狱讼和将已裁决案件禀报单于,没有文书、簿领、记录诸事。
    单于以下有左贤王、右贤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诸左王位于汉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一带)直北方向以东,管辖匈奴东部;诸右王位于汉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一带)直北以西地区,管辖匈奴西部。
    自单于、左右贤王,直至左右大当户,俱分别统军,指挥作战。其余各级官员,也是大大小小军事首长。除单于外,各级长官,大者统万余骑,小者数千,共设24长。各有分地。其辖境内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左、右贤王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以其尚左,左贤王地位高于右贤王,通常由太子担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开门迎客〕〔临高启明〕〔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和前任他叔联姻后〕〔告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