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75章 漠北之战 (四 兵贵其变)
    第75章  漠北之战  (四  兵贵其变)
    甘泉宫内,汉武帝站在巨大的舆图上,手中拿着木杆,看着地图,他周围是张汤,东方朔这些大臣,还有几个将军。
    汉武帝拿起最新的军报看了起来,看完后说道:“拟旨给卫青部,霍去病部,朕改令,霍去病部攻击匈奴的狼居胥山,让卫青由代郡转到定襄。”
    一旁的东方朔立刻道:“陛下,两军调整作战目标,要不要向将军们解释一下?”
    “用不着,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朕这一次要用两把尖刀,一起捅进匈奴的心窝。”
    “臣明白了。”
    “还有呀,对水车侯嘉奖一番吧。”
    “啊,这仗还没有打,寸功未立,就嘉奖水车侯,不妥吧?”张汤有些不解。
    汉武帝感慨:“有什么不妥?骠骑将军抓到匈奴士兵,已经得知大部分水源都被匈奴人污染了,幸亏刘瀚早就想到了,让大军注意,不然大军若是染上瘟疫,在茫茫大漠,弄不好全军覆没,匈奴人用心险恶呀。”
    “水车侯真是足智多谋呀。”有几个将军感慨起来。
    “他真是朕的福将,我刘家的麒麟儿,曲辕犁和水车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不然朕今年也没有办法发动这一场大决战,马镫和马蹄铁也是天才的构想,还有那匈奴血,朕喝着真不错。”
    “那陛下,如何嘉奖?”
    “口头奖励一番,通报全军,其他的等他回来再说吧。”
    “诺!”
    ……
    几日之后,边疆,离代郡上百里的地方,卫青骑着白马,拿着地图,在仔细的端详。
    “哒哒!”
    “吁!”
    这个时候,公孙敖骑着马来到他面前。
    “大将军,怎么突然改定襄了?我的前哨已经到达代郡了。”
    “叫你改你就改,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你公孙敖这一次是戴罪立功,得给我好好的打,要是打不好,就给我滚回去,做伱的庶人。”
    两年前的河西之战,公孙敖在沙漠中迷路了,没有赶去和霍去病汇合,本来是死罪,交钱免死,可爵位被褫夺了,这一次是重新启用,戴罪立功。
    “好,放心吧,大将军!”
    “驾!”
    他正准备骑马离开,
    “回来!”卫青又叫住了他。
    “吁!”
    公孙敖连忙勒住马,“怎么了?大将军!”
    “立刻通报全军,从骠骑将军大军处传来消息,匈奴人已经在水源中投毒,大军用水的时候,千万小心,不能感染瘟疫,特别是马,沙漠中没有马,我们走不出来的。”
    “匈奴人还真在水源中投毒了?他们也太歹毒了?不怕他们的马和牛羊感染吗?”
    “匈奴人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同归于尽,他们害怕了,恐惧了,只要找到他们,我们一定能歼灭他们。”
    “是!”
    公孙敖离开了,一旁的右将军赵食其疑惑的问了起来,“大将军,皇上此番举动,真是让人奇怪。”
    “皇上的脑子,比你我都清楚得多,这种调整不过是小插曲罢了,兵贵奇变,这才能让匈奴人摸不清楚我军的意图和方向。”
    没有过多久,李广也骑着马过来了。
    “大将军,大将军,部队怎么调整方向了?我的前锋位置怎么变后卫了?”
    卫青没有解释,反而质问起来:“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你李将军这一点还不能适应吗?”
    李广很委屈,他像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我的前锋位置,是皇上亲自定的,你要有所考虑吧?”
    他那里知道,汉武帝答应他后就后悔了,还有张汤的话,彻底让汉武帝改变心意,只能给卫青一道秘旨,不让李广做前锋,这秘旨还是他李广亲自拿给卫青的。
    当然,这些卫青是不可能给李广说的,领导的锅他必须背,谁让这领导是汉武帝呢?
    “我部东出代郡原先还是皇上亲自定的呢,可现在的诏令是由定襄出发,难道你李将军就不考虑了?”
    李广低着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官大一级压死人呀,他只能语气愤恨的问了起来,“大将军现在又确定谁的部队做前锋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我还没有定,用兵如同治病,病有变药方也得变。”
    这一下,李广很是气愤,他感觉前锋的位置不保了。
    “锵!”
    愤怒的他甚至把随身的宝剑抽出来一半了。
    卫青严厉的说道:“大战当前,全军上下都要严格的执行军令,若有不遵从者,无论是谁,一概军法从事。”
    “锵!”
    李广看了他一眼,把宝剑插回自己的剑鞘中。
    “驾!”他沮丧的打马离开了,背影显得异常落寞,这可能是他最后以后与匈奴大战了,心心念念的前锋又没有了。
    然而,卫青率领大军出关后不久,就抓住了一个匈奴的俘虏,他被绑在马上,带来见卫青。
    “渴死我了,给我一口水喝。”匈奴俘虏叫嚷着。
    “给他一口水喝。”
    听了卫青的命令,一个亲兵把随身的羊皮袋子打开,把水灌给了匈奴俘虏。
    “咕咕咕。”
    “水已经喝了,说吧,你是谁的部将?”
    经过一番询问以后,卫青从他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其实并没有东去,而且就在卫青大军的正前方。
    卫青非常高兴,“立即召集各部主将来大营开会。”
    “诺!”
    没有多久,前将军李广、校尉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先后来到了大营中。
    卫青站在地图前面,“刚刚从一个俘虏中得到消息,大单于并没有去东线,就在我们前方,这是天意呀。”
    “各将领听令,李广,赵食其,你们兵合一处,率领八千精兵,从东边迂回包抄,其余各将随我直接迎战匈奴主力,公孙敖,我现在命令你带领一万大军做先锋。”
    “诺!”
    最终,卫青还是决定兵分两路去找伊稚斜单于主力决战,他没有听从刘瀚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和历史上一样的想法,不过将东边迂回包抄兵力减弱了两千,原本他是打算分兵一万的,但或许回想起刘瀚的话,改为了八千。
    李广得知之后异常的气愤,他本来就是打头阵的,现在可能要遇到的是匈奴大单于伊稚斜的主力,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可卫青却将他调开,把建功立业的好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好兄弟公孙敖,他能甘心吗?
    “大将军,皇上可是让我打前锋的。”
    “这里是军营,我是大将军,军令如山,违抗者斩,怎么,你要抗令吗?”
    “不敢!”
    李广很不情愿的率军从东路前进,卫青则率领主力向西北进发。
    现在迷糊的来了,那么伊稚斜真的没有向东边转移吗?
    两次抓的俘虏,霍去病抓的和卫青抓的说的完全不一样,到底哪一样是真的?
    其实卫青这个情报才是准确的,刚获知汉朝要大规模进军的时候,伊稚斜单于确实准备向东边转移的。
    但是,在赵信和已经死去的第一汉奸中行说的劝说下,他就改变了主意,赵信和中行说都是从汉朝投降过来的,所以他们对汉朝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们告诉伊稚斜单于,汉朝的大军要想征战漠北,就必须越过茫茫的大漠和戈壁,单程的距离就有两千多里。
    几十万大军要走这么远的路,后勤补给是十分困难的。
    何况,就算他们能够到达漠北,无论是将士还是战马,必定会疲累不堪。
    匈奴大军只要以逸待劳,等他们到达漠北,立足未稳,人疲马乏之时突然杀出,则汉军必然大败。
    而且,在中行说临死前的劝说下,他们还在沿途的水源中散播瘟疫了。
    于是,伊稚斜单于便听从了他们的计策,将粮草辎重全都转移到更北方的赵信城。
    这一下,本来打辅助位的卫青,一下子变成了打主力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开门迎客〕〔临高启明〕〔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和前任他叔联姻后〕〔告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