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16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解决之法!
    第16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解决之法!
    第二日,老朱离开皇宫,前往阳山休养,降旨将国事悉数委于太孙。
    同时立太孙东宫官属,东宫师保傅共计六人。
    宋国公冯胜为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为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为太子太保。
    立魏国公徐辉祖为太子少师,开国公常升为太子少傅,全宁侯孙恪为太子少保。
    六人同时入军务处,协助处理军务。
    咨政处则有刘三吾,赵勉,杨靖等近十名文臣入主。
    格外让人注目的是,有黑衣和尚姚广孝,亦被简拔入咨政处,虽未授品级,却领咨政大臣之职,令朝野为之动容。
    另有曾经的金陵军事学堂的主官郑和,因平倭有大功,被太孙殿下提拔为松江知府,兼松江水师总管,魔都新城营建大臣,江南宝船厂主管。
    因郑和曾是燕王府阉人,此前地位低贱,如今一步登天,自然也十分惹眼。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孙监国,皇帝陛下又明令政事托付于他,不必再奏上。
    人事变动,亦算正常。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徐妙锦,以十二岁女儿之身,被任命技术研究和制造局总管,授五品官,更是让许多大臣感到匪夷所思。
    一名女娃娃为官,这是千古未有的奇事怪事。
    可出乎意料的是,素来喜欢挑错,鸡蛋里都要挑出石头的御史言官,对这个任命,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太孙殿下行事素来如天马行空,越是稀奇古怪之事,他们越不敢轻易插手。
    新军的例子摆在眼前,李景隆殷鉴不远!
    再有一桩事,皇帝陛下出宫前,还召见了原嘉兴知府许东江。
    就在许多人以为许东江会得到重用的时候,却传出旨意,许东江剥皮处死。
    让不少大臣惊得眼珠子都掉了一地。
    后来打探,才知道许东江曾经紧闭城门,不让太孙殿下进城,置储君于险地,实取死有道。
    而黄子澄却是一直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面关着。
    对他罪名,讳莫如深。
    连究竟犯了什么事,是否与许东江获罪有关,外界也不清楚。
    但他全家皆被下狱,可想而知,所犯的事不小。
    黄子澄在朝中为清流之首,他的入狱,顿时让许多人惶惶不安,唯恐牵连到了自己。
    而这,正是朱允熞想要的效果。
    ……
    ……
    ……
    技术研究和制造局。
    位于金陵十八坊中,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办公衙署。
    除了徐妙锦这位五品主官之外,技术研究和制造局还有不少九品小官。
    他们都是原来的工匠,因为在制造燧火枪,改进后装枪,定装弹等一系列东西的研究和制造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因而被授予官职。
    所做的工作却仍然不变,还是做工匠。
    只是薪俸增加了不少。
    除此之外,太孙殿下还额外给了一大笔钱奖赏。
    工匠们的积极性因此越来越高涨。
    今日,朱允熞又来到了技术研究和制造局。
    改革货币的第一步,是先要解决伪钞问题。
    若伪钞泛滥,那无论怎么改,都会无济于事。
    这只能从两个方面下手。
    一是法律监管,对制造伪钞的人,严惩不贷,花大力铲除伪钞制造的土壤。
    其二就是技术角度入手,提高防伪技术,让伪造制造者无法造出来。
    事关重大。
    故而,他亲自来制造局布置任务。
    刚一到来,便发现咨政大臣,《洪武大典》监修姚广孝亦在。
    “参见太孙殿下!”
    姚广孝连忙见礼。
    朱允熞有些好奇,笑道:“你这和尚,闲着没事,怎么就来这里化斋了呢?”
    姚广教哈哈大笑。
    “《洪武大典》中有些书籍,贫僧想多印一些,广为刊发。但印刷排版复杂,所费甚高,听闻技术研究和制造局有神匠高人,特来请教一二,或能找到解决之法。不想,竟巧遇太孙殿下。”
    原来如此。
    朱允熞脑海中电光一闪。
    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当即对姚广孝道:“孤陪你一起去吧。”
    两人一道同行。
    “太孙殿下,黄子澄一案,久悬未决,只恐朝中人心不稳,还是宜早日定案,以安人心。”
    刚走出没几步,姚广孝却是借着这个机会,向他进言。
    朱允熞淡淡一笑,道:“孤要的就是他们人心不稳,惶恐不安。”
    姚广孝原本如病黯淡的眼神,骤然一亮。
    旋即露出疑惑之色,深深一拜,道:“贫僧不解,还请太孙殿下赐教。”
    朱允熞停住脚步,言简意骇:“孤与皇爷爷议过,咱老朱家与百姓共天下,不与勋贵共天下,亦不与文官共天下。”
    如果换一个人,他可能需要说很多,别人才能懂。
    但姚广孝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一点即透。
    和他说话,无须说太多枝节,直入主题就好。
    此言一出,姚广孝浑身皆是一震,目露惊恐之色:“太孙殿下当真想清楚了吗?若果真如此,日后朝堂上,太孙殿下可真要步步小心,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付了。”
    朱允熞微微笑了笑,轻轻点头。
    自古帝王用官员治天下,也自然而然的和官员们形成一个一致的利益共同体。
    以此来巩固统治。
    但他偏不走寻常路。
    与百姓在共天下,意味着他会站在朝堂百官的对立面。
    那他在朝堂上,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现在的情况,已然如此。
    文官集团和武将勋贵,几乎都被他得罪了。
    对当权者而言,这本是大忌。
    要权位稳固,就需要下面的人拥护自己。
    如若不然,权力就是水中花,镜中月。
    大臣都拥护某一位权臣,皇帝也会成为傀儡。
    但朱允熞根本不在乎。
    他也不是没有一点本钱。
    第一份本钱是百姓。
    百姓都奉他为神,在底层百姓里面,他这个皇太孙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份地位,百姓们也愿意听他的。
    花那么大的功夫造神,宣传造势,可不是白做的。
    以他如今的威望,只要号召一声,百姓们就都会响应。
    第二份本钱则是新军。
    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军队,士兵皆是他的学生,极度崇拜他,唯他之命是从。
    必要的时候,他可以动用新军,武力镇压。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枪支被制造出来,新军也会越来越强大。
    第三份本钱则技术研究和制造局。
    这是一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
    技术的进步必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而掌握先进技术的他,先天便处于不败之地。
    第四份本钱,则是以锦衣卫为主的监察机构。
    这一块还需要整合,他仍在规划中。
    监察机构,控制得当,便是手中最锋利的刀。
    运用不好,则可能伤及自身,必须要小心为之。
    有兵权,有民心,又掌握着技术,还有特务监察。
    如此之多的手段,他不相信还斗不过那些利益阶层。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朱允熞看着姚广孝道:“你该愿意助孤吧?”
    “太孙殿下既有此志,贫僧自当竭尽心力。”
    姚广孝又问道:“可太孙殿下终究要用他们,又如何与百姓同在?”
    “武将勋贵,虽权势滔天,但在贫僧眼里,不过一时之威。”
    “读书治世,方能福泽无数子孙后代。”
    “治理国家,教化民众,还离不开读书人啊。”
    “这一点,太孙殿下可曾想过?”
    通俗点说,就是读书人垄断了知识。
    皇帝要治理天下,就离不开他们。
    伱想依靠百姓?
    和百姓站在一起?
    那行,看你如何用文盲治国!
    如若不能,便还是只能和读书人站在一起,共治天下。
    即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
    “孤当然清楚。”朱允熞点了点头,道:“此事不能一挥而就,只能徐徐图之。”
    “但孤之意已决,走吧,孤和你一起看看。或许,就能解决找到一份解决之法呢。”
    他微微笑着。
    言语之中,似意有所指。
    姚广孝愣了一下,连忙紧紧跟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当我和竹马联姻以〕〔老赵与表儿媳妇孙〕〔独占糙汉1.v1书香〕〔蛇夫〕〔人在斗罗写日记,〕〔主攻穿越古代科举〕〔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知乎推荐高质量网〕〔我把女友养成天后〕〔倾城女仵作〕〔那一夜,她带走了〕〔那一天〕〔原神:开局转生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