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174章 堂堂正正之法!奇思妙想!
    第174章  堂堂正正之法!奇思妙想!
    “你无须紧张。”
    朱允熞淡淡笑道:“皇爷爷离宫去阳山休养,不就是想让他们跳出来吗?”
    “若是他们不跳出来,才不好呢。”
    徐妙锦喃喃道:“你真觉得陛下去阳山,是这个原因吗?我怎么觉得是想看看你的表现呢?”
    朱允熞微微怔了怔,道:“有什么区别吗?”
    两人说话间,外面有太监高声传音:“太孙殿下,户部尚书赵勉、刑部尚书杨靖求见。”
    太监清楚太孙和徐妙锦有密事商谈,故而只在外面高喊。
    “让他们进来吧。”
    朱允熞吩咐了一声,又对徐妙锦道:“伱说的方法虽然不行,却也给了孤几分启发,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孤执掌朝政,就该行堂堂正正之法,无须似他们那般行鸡鸣狗盗之事。”
    “只要稳住了朝纲人心,他们就翻不起多大浪来。”
    徐妙锦若有所思。
    此时,赵勉和杨靖已上殿来。
    “太孙殿下,户部这个家,下官实在是当不了啦。”
    赵勉一上来就告苦。
    “今日晋王上的折子,言草原部落时有南下,要平定草原,最好的办法是出塞军屯,威慑诸部。”
    “军务处那边同意了,折子递到咨政处,他们几个也都同意。”
    “可眼下户部实在拔不出钱。”
    “第二期新军的招募眼瞅着即将启动,新军战力之强,有目共睹,这笔钱是万万也不能省的。”
    “技术研究和制造局要二十万两银子的经费,说有好几样重要的东西,是太孙殿下点了名要的,断断不能不拔款。”
    “编制《洪武大典》亦需要一笔巨资,再加上今岁山东大旱,多地庄稼颗粒无收,山东的赋税不仅收不上来,还得下拔一大笔救灾的银子。”
    “可户部的国库里实在没钱了啊,本想着苏州补交的赋税收上来,还能补一笔亏空,可眼下又全部调去建设魔都新城了。”
    “户部国库的存银全部支取出去尚且不够开支。”
    “若是以前,还能再印制几百万贯大明宝钞。”
    “眼下宝钞日益贬值,再大量印制,无益于饮鸩止渴,实不敢轻为。”
    “下官无能,只能向太孙殿下辞官,还望太孙殿下恩准。”
    ……
    朱允熞的脸色微微发红。
    其实洪武年间,大明的财政状况并不算太糟糕,基本上每年都能有些盈余。
    不至于像晚期一样,需要通过加征“三饷”来弥补亏空。
    之所以现在没钱,主要还是他将钱花了。
    新军装备的武器,可是十分昂贵的。
    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不高,打造一把枪,需要很多道流程,大量的工时。
    后装枪由于结构复杂,比前装的燧火枪又贵了不少。
    除此之外,定装子弹的造价,也十分高昂。
    但尝到了甜头朱允熞,可不愿就此停下来。
    相反,他已经下令将新军装备的枪,全部换装成后装枪,定装弹。
    这样射击效率会高出很多。
    使用定装弹的后装枪,是可以连续射击的。
    可受工艺生产水平的制约,每一颗子弹都造价不菲。
    技术研究和制造局就更耗钱了。
    支持那些工匠们做研究,搞新玩艺儿的制造,无一不是烧钱烧出来的。
    大明还是很典型的农业社会,如何能支撑得起工业社会都感到昂贵无比的研究呢?
    魔都新城的建设虽然没有从户部拔款,但松江的赋税,首先就全给截了。
    苏州积欠的税银粮食,也尽皆运了过去。
    除此之外,洪武大典的编纂也非常耗银。
    笔墨纸张都十分昂贵,编书需要数千名书生合力完成。
    这个时代的知识很值钱,这些人给出的薪水报酬可都不低。
    数千名编书的秀才书生,名家大儒,养他们的费用,都能养几万军队了。
    更别说,要编大典,还需要民间献书,搜集古今典籍。
    这个献书当然不是白献的,朝廷受了书,要给奖赏的。
    往往比所献书籍的价值高很多倍,花费自然不小。
    然而,若非如此,又如何能让民间百姓将珍藏的书籍献上来,用于编纂大典呢?
    税收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开支却多了这许多,也难怪赵勉这个户部尚书,要当不下去了。
    “赵尚书何必急着辞官呢。”朱允熞笑道:“孤花掉的钱,孤会再向国库补充的。”
    赵勉愣了一下,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旁边,杨靖向他使眼色,赵勉恍然回过神来:“太孙殿下都是为国事操劳,又不是因私事支取,岂有让太孙殿下补充的道理?是下官无能……”
    “孤有一计,可填补国库亏空。”朱允熞打断了他的客套之言。
    “还请太孙殿下明示。”赵勉拱手行礼,没有再说之前的奉承话。
    他想了又想,一时也想不到要从哪里变出一大笔银子来。
    只是太孙行事,多有匪夷所思之处,又不免有些期待。
    “民间百姓缺钱的时候,都是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借一笔钱,以度难关。”
    朱允熞道:“眼下朝廷支取不够,国库空虚,那便向百姓们借吧。”
    “不可!”
    他此言一出,赵勉和杨靖同时出声。
    “加征商税之事已引起不小的风波,虽然太孙殿下巧妙化解,但如今仍有许多巨贾富商,心怀不满,其中更不泛勋贵高臣。”
    “若是再向百姓借钱,只怕会引来天大的祸事啊。”
    “万一激起民变,就不可收拾了。”
    朱允熞哈哈大笑:“你们该不会以为,孤说的“借”,是“强借”吧?”
    难道不是吗?
    两人都呆了。
    官府向民间大户借钱借粮之事,历朝历代都有之。
    但那通常是地方官府与当地的豪绅达成的交易,以解决地方官府一时的燃眉之急。
    至于后续的还款嘛。
    自宋朝以来,渐渐形成了“皇权不下县”的惯例。
    地方的税赋,官府也大多委托豪绅代为收缴,还款自然也从税赋里面扣除。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豪绅并不担心地方官府不还款。
    苏州的情况比较特殊,故而后面大户才不愿意借了。
    但朝廷借钱与地方官府借钱不一样。
    赏你一块牌匾,那就是给你脸了。
    想还钱,门都没有。
    若是向大户借,那是打击豪强。
    若是向普通百姓“借”,则是打着借的名义,多收一层税赋罢了。
    这岂是能随意“借”的?
    也难怪赵勉和杨靖那么大的反应。
    “孤的意思是,发行国债!”
    朱允熞心中早就有谋算。
    发行国债,还要在货币改革之前。
    通过发行国债,筹措一大笔金银财宝。
    再以此作为准备金,发行新钞,进行货币改革。
    如此一来,大明的财政危机,才能化解于无形中。
    “国债?”
    赵勉和杨靖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一时都愣在那里。
    “以建设新军,筹备军费的名义,发行国债,让百姓们购买,以他们对新军的信任,一定会抢购的……”
    朱允熞便细细和他们解释一番。
    什么是国债,如何操作……
    太孙殿下果然是天纵奇才,竟能有如此奇思妙想。
    只是。
    “此策虽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将来终究是要尝还的。”
    赵勉还有些担扰。
    严格来说,农业社会其实并不具备发行国债的条件。
    因为国债是要付利息的。
    工业社会的国债利息,被经济增长覆盖了。
    故而,各国才会都愿意发行国债。
    但农业社会,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一年复一年,总是老样子。
    这时候,哪怕支付最低的利息,都不划算。
    “放心,到那时大明的国库,早就有花不完的钱了。”
    朱允熞对此充满信心。
    眼下大明需要的,只是一笔启动资金。
    技术研究和制造局,还在投入阶段,虽然已经有了后装枪,定装弹,印刷技术等一系列的进步,但还没有到大规模“盈利”的阶段。
    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的砸钱,砸钱,砸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的回报也将是十分丰厚的。
    新军此次能一举荡平倭寇,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说没有直接赚到钱。
    但以后能啊。
    实在不行,还可以远征倭国。
    一则彻底解决倭寇之患。
    二来嘛,他也早就对倭国的白银垂涎三尺了。
    石见银山此时还没有大规模挖掘,若是能占下来,那白银不就有了吗?
    拥有跨越时代的武器,朱允熞丝毫不担心远征倭国不能成功。
    郑和已经在制造战船了,远征也不是太久远的事情。
    “那下官就去办了。”
    赵勉见太孙这般说了,当即应承了下来。
    他其实也不是真的想辞官,只是想来告苦,看太孙是不是能砍掉哪笔开支。
    可没想到,开支没砍,敛财的办法倒是有了一个。
    对于这个结果,赵勉也勉强能够接受。
    反正以后还钱的时候,他应该早就不是户部尚书了,让下一任去头疼吧。
    待赵勉离开之后,朱允熞问杨靖道:“杨尚书,你又有什么要紧事,要当面禀告呢?”
    杨靖拱手弯腰拜道:“下官执掌刑部,管不法之事。今日特参户部尚书赵勉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参驸马都尉欧阳伦横行不法,纵婢行凶,偷税漏税。”
    “哦?”朱允熞微微错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当我和竹马联姻以〕〔老赵与表儿媳妇孙〕〔独占糙汉1.v1书香〕〔蛇夫〕〔人在斗罗写日记,〕〔主攻穿越古代科举〕〔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知乎推荐高质量网〕〔我把女友养成天后〕〔倾城女仵作〕〔那一夜,她带走了〕〔那一天〕〔原神:开局转生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