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第199章 帝命天命,皆为人民!
    第199章  帝命天命,皆为人民!
    听到这个数字,姚广孝和徐妙锦都怔在那里,目露震惊,难以置信。
    “一亿两?”
    姚广孝艰难的开口,道:“这也太多了吧。”
    朱允熞微微笑了笑。
    能筹集到如此之多的银子,连他都没有意料到。
    户部将数字上报的时候,他都被吓住了。
    这一方面是凭借朱允熞在民间的崇高威望。
    老百姓们都相信佑圣真君不会欺骗他们。
    另一方面,要归功于报刊宣传的巨大威力。
    大明的百姓,对广告的理解,还是十分粗浅。
    卖货郎中的吆喝,店铺前面的招牌,几乎就是他们对广告理解的全部。
    如今报刊上大肆宣传国债如何如何好,多少多少人抢购国债,自然引起了无数百姓的跟风。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降维打击。
    若是搁在后世那个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时代,大家都麻木了,也不太相信,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但如今大明的百姓,还十分纯朴。
    看到报刊上印啥,他们就相信啥。
    跟着买国债的人,就太多太多了。
    人从众。
    自古亦然。
    若不是民间存银数量有限,又限制只允许用银子购买,国债推销的数量,还会更多。
    听到有这么多之后,姚广孝反而急了。
    “太孙殿下,虽然国债一年只有百分之二的利息,但一亿两的话,一年可就是两百万两银子。”
    “这笔开支可太多了,朝廷一年才两千万两银子的税收,十分之一的收入,用于支付国债利息,万万不可啊!”
    “再说,收这么多钱,放在国库里面,一时也用上。”
    “若是不顾收入,大手大脚,胡乱将钱花完,将来拿什么支付利息,又拿什么还呢?”
    “依贫僧之见,当初就不该发行这么多,赶紧将一部分多余的钱还给百姓,还能减少利息损失。”
    借钱来花,在他看来,只能缓解一时。
    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朱允熞闻言,哈哈大笑。
    “这笔钱收上来,孤可是有大用途的,不能还,不能还!”
    姚广孝不解的问:“太孙殿下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一亿两银子呢?”
    “新军的建设也罢,远征北元也好,都不可能花费如此之大。”
    朱允熞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建设新军,那只是一个由头。”
    他说着,望向徐妙锦问道:“新钞的防伪设计,技术研究和制造局做得怎么样了?”
    “一共设计了二十种防伪,其中十二处在明,用于百姓日常分辨真伪,另外八处在暗,不对外公布,用于内部辨别,是更高一级的防伪。”
    “你可以放心,这套新钞,大明绝没有任何人仿造出来。”
    “为了加强保密,每一处防伪方案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严格独立分开的,没有任何人知道全部的防伪措施。”
    “设计、生产,也都采用最严格的方法。”
    “除此之外,新钞也用上了最新的纸张,使用新技术,即使被水浸泡后,仍然不会烂,可以长期保存。”
    朱允熞点了点头。
    “那就可以发行新钞了。”
    “旧钞与新钞的兑换比例,孤认为定在4:1比较合适。”
    旧钞的价值已经严重贬值。
    如果按1:1回收,那朝廷的亏损可就大了。
    也无法实现解决货币问题的初衷。
    “太孙殿下。”
    姚广孝见朱允熞不回答自己,反而问起徐妙锦新钞研制的事情,不禁有些急了。
    朱允熞笑道:“这一亿两银子,便是发行新钞的准备金。”
    “准备金?”姚广孝愣了一下。
    旋即反应过来。
    其实,准备金这个东西,并不是现代才有的。
    在元朝的时候,元政府发行纸钞,也准备了五十万两银子的准备金。
    但最后仍然乱得一团糟。
    老朱也就不相信那套了,大明宝钞发行,根本没有任何准备金。
    姚广孝见多识广,博揽群书,自然知道这些事。
    “一亿两银子的准备金?”
    他深吸了一口气:“这也太多了吧?”
    朱允熞笑道:“按百分之二十的准备金率,若要发行五亿两银子的纸钞,就需要一亿两银子的准备金。”
    “五亿两银子的纸钞?”
    姚广孝再度被吓住:“印制如此之多,纸币岂不是会迅速贬值?”
    “不会!”
    朱允熞很有信心。
    一方面,他发行纸钞,不像老朱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准备金。
    另一方面,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社会对纸钞的需求会大大增加。
    算起来,五亿两银子,并不算是很多。
    这也仅是他前期的打算。
    到了后期,随着货币信用的重建,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发行更多的纸钞。
    随着大明商业化的迅速进行,可以预料到,需要的钱会越来越多。
    “新钞的面值,最大以一百文为限。”
    在此之前,大明宝钞大量印制一贯(千文)的面值。
    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面值,都是一贯的。
    但这在朱允熞看来,是非常令人无语的做法。
    过大的面值,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很难找零。
    在现实中,流通就会非常困难。
    只有特定的场所,才能够使用。
    要让大明的百姓,尽快熟练使用新钞,习惯于在任何交易中,都用新钞,便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新钞的日常使用频率。
    “最小的面值为一文,除此之外,还有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一百文,共计七种不同的面值。”
    “图案我也设计好了。”
    朱允熞拿出了他画好的新钞图式。
    相比原来的文字,使用图案的好处很多。
    至少,不认识字的百姓,也能通过不同的图案,分辨不同的面值。
    还能给百姓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新钞发行之后,百姓们可以用旧钞来兑换新钞,也可以用新钞兑换银子。”
    “不过,新钞兑换银子,需要收一定的手续费。”
    这是重建信用的关键。
    要让老百姓们都相信,新钞就等于白银。
    只有这样,如今已然崩溃的货币信用,才能重新建立起来。
    如若不然,不管怎么做,都是白搭。
    准备金的意义,也在于此。
    朱允熞早就严格计算过。
    这些年,大明大约一共印制了面值约2亿多两的宝钞。
    按4:1的兑换比例,也是五千多万两银子。
    就算老百姓拿到新钞之后,全部去兑换白银,一亿两银子的准备金,也足够了。
    这种兑换不用一直进行。
    等货币信用重建之后,就不需要了。
    “需要设置一家银行,用来进行兑换。”
    “以及进行大额金钱的邮汇,取代如今的私人钱庄。”
    “银行?”
    姚广孝捋了捋胡须,道:“这个名字不错,由朝廷来开设也很好,但一定要监管严格。”
    徐妙锦笑道:“银行的名字,就叫“大明银行”,如何?”
    朱允熞却是摇了摇头,道:“银行的设立,虽是为朝廷解决财政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让所有老百姓的生活更便利,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朝廷增加财政财入,归根结底,亦是如此。”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天子牧民,朝廷统率八方,亦为使百姓能更好的生活。”
    “帝命天命,皆为人民;君主者,人民之主。”
    “银行的名字,依孤之见,新开设的银行,就叫“人民银行”!”
    姚广孝拍掌赞叹:“好名字,那新发行的大明宝钞,也能说是“人民币”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当我和竹马联姻以〕〔老赵与表儿媳妇孙〕〔独占糙汉1.v1书香〕〔蛇夫〕〔人在斗罗写日记,〕〔主攻穿越古代科举〕〔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知乎推荐高质量网〕〔我把女友养成天后〕〔那一夜,她带走了〕〔倾城女仵作〕〔那一天〕〔原神:开局转生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