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破案需要我这样的〕〔明撩!暗宠!空降〕〔狂飙:沉浮二十载〕〔落入他的圈套〕〔盗墓:我家末代族〕〔精通兽语,农女她〕〔团宠娇宝纯欲风,〕〔宫女奋斗日常〕〔火影:我带着满级〕〔网游:开局唯一神〕〔天神殿萧天策高薇〕〔新婚夜,植物人老〕〔网游:只有我能看〕〔从前有座镇妖关〕〔因为怕死只好多谈〕〔灵泉空间:腹黑蛇夫〕〔娇娇王妃驾到,撩〕〔什么年代了,还在〕〔快穿:在偏执男配〕〔联盟:我真不是绝
金牌大风      小说目录      搜索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反常的内阁大臣
    代理监国,暂行君权?
    一番话震惊朝野,陈继之这话无异于是说,朱允炆不行了,太子估计也没了,索性另立一个皇帝,找个人盖章办事,大家也好办事。
    吏部尚书蹇义听闻,当堂发飙:“皇上病卧在榻尚未醒转,你竟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若此匹夫留在朝堂之内,便是暗无天日,蹇某不仅要白日点灯,还要撞柱,以性命告天,要尔狗命!”
    解缙、杨士奇、夏元吉等一干人更是对陈继之不满。
    朱允炆是昏迷不醒,但还没咽气呢。
    朱文奎是生死不知,但还没找到尸体呢。
    这个时候如此急切地蹦出来,实在是有二心。这种人要不得,留不得。
    于是,在六部尚书、内阁阁臣、都察院等官员一致同意下,吕太后用了大宝,将陈继之派至西疆伊犁牧马去了。
    陈继之的离开并没有让事态平息下来。
    解缙、杨士奇、夏元吉等承受的压力随时间变得越来越大,一些急报文书、地方文书、在京文书开始堆积。
    哪怕是内阁能处理文书,可也不能用印,无法赋予文书权威与合法性。而吕太后用印又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
    太祖可是在宫内建造了铁石碑,不准后宫与太监干政,现如今这碑尚在,吕太后如此岂不是违背了太祖之制?
    官员之中,反对吕太后掌管大权的声音并不小。在朱允炆不省人事的第七日,朝堂终于掀起风波
    ,给事中林成史疾呼:“代王之乱人心惶惶,金陵百姓日夜难寐。朝事堆积无人处置,行省之事尤可拖延,然前线军情如火,岂能耽误?内忧外患之际,当选一人监理国政,唯如此,万民方可心安,前线军士方可心安,大明江山方可稳固!”
    行人司严许伯,兵部郎中潘行,刑部主事廖洪等十余人站出来支持林成史。
    潘行面对一干大臣呐喊:“我等非为私利,乃为国事着想。举世攻明,外忧无数,急报频传,谁指苍穹?若再不选一人主政,地方或有大乱,若有人再起野心,那大明将崩,我等有何颜面去见太祖?”
    内忧,外患!
    这成了选一人监理国政的正义灯。
    纵是解缙、杨士奇也无法驳倒这些言论,吕太后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且有违太祖之制。
    后宫干政的口子一旦打开,后果不堪设想。
    到这个关头,从大明帝王的角度来看,必须选一人来暂理国政。
    吕太后与马皇后自是断然反对。
    强压之下的解缙、杨士奇不得不站出来游说吕太后与马皇后,千万保证,朝臣只是选一人暂理国政,并非另选新君,另立皇帝,仅仅是代行君权,只要建文皇帝醒来,自然还是建文皇帝说了算。
    吕太后、马皇后依旧不同意。
    直至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时,凤阳突发地震,震动中都,连给朱五四修的碑都歪了。
    钦天监的官员认为这是换天的征兆。
    群臣上
    书吕太后、马皇后,若再不答应选人暂理国政,下一次震动的恐怕不是中都,而是钟山孝陵了。
    苍天警告,群臣施压,加上内阁、六部九卿保证,吕太后、马皇后终松了口,答应选一人出来主持大局。
    百官之中依旧有反对者,比如东宫官员金幼孜、杨溥,还有礼部侍郎董伦、户部侍郎卓敬等等。
    杨溥直言:“选人代理朝政乃是阴谋,是为狼子野心。”
    内阁发了彪,解缙、杨士奇利用职权,直接将杨溥等一干人定了罪,罪名是“不以国事为重”,一杆子免了官,留京等待处置。
    杨溥跳脚,指着杨士奇、解缙的鼻子大骂:“皇上对你们二人是何等器重,引为心腹,委托国事,皇上不过病危,你等竟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我杨溥与你等割袍断义!”
    金幼孜也无法相信,杨士奇、解缙竟如此胆大妄为,擅自把控朝政,公然罢免官员!
    一时之间,解缙、杨士奇被定义为权奸,不少官员纷纷弹劾大骂二人,可无奈皇帝看不了弹劾文书,这些文书落到内阁,解缙、杨士奇都没看,直接给烧了……
    在解缙、杨士奇的推动下,选谁主持大局的事宜终于在中秋后开始。
    兵部郎中潘行似乎早有准备,上书推举楚王朱桢代理国政。
    原本很简单,虽然朱允炆除了朱文奎还有儿子,但朱文垣还小,才十岁出头,根本无法应对眼下纷繁复杂的局面。
    为今之计,只能选择有经验、有能力、有威望的皇室宗亲来控制大局。
    藩王之中,虽说朱老四最强,但现在朱老四都跑到长城之外去了,指望他回来主持大局,黄花菜都吃完了,何况他肩负打垮鞑靼的使命,是大军统帅,怎么可以回来呢?
    剩下的,在京藩王之中,不就是朱老六楚王朱桢能力最强?
    翻开朱桢的“履历表”,会发现朱桢是一个能人。
    朱桢十七岁时,便率江夏侯周德兴平定蛮夷,于洪武十四年就藩武昌。在之后的洪武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先后平定湖广、贵州、云南、广西等各地蛮夷土司。
    汤和称赞朱桢:“有谋略。”
    朱元璋称赞朱桢:“真吾子也。”
    由此可见,朱老六并非蛮横粗人,而是有勇有谋的藩王。只不过朱桢的风头远远比不上辽王朱权与燕王朱棣罢了。
    但朱棣不在金陵,朱桢便是藩王之首了,由他老主持大局,藩王都服从,百官也愿意,不是挺好。
    兵部郎中潘行的认识是对的,朱桢确实不是个傻子,而是个聪明人。
    但潘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朱桢实在是太聪明了……
    朱桢正在家里摇着芭蕉扇看白云苍狗,听到兵部郎中潘行推举自己为摄政王,代理国政,当时就吓哆嗦了。
    娘的,这不是害死人不偿命吗?
    鬼都知道,代王造反,皇帝中毒,太子失踪这一
    系列的背后是有阴谋的,谁得利最大谁就是幕后之人,这个时候让自己摄政,那不是直接告诉天下人,我朱桢害了皇帝与太子?
    朱桢二话不说,抄起钢刀直奔兵部衙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颠覆大盛朝〕〔还珠:这个格格有〕〔崩坏三生存守则〕〔双黑蛇的温度1v2〕〔大地主[末穿古种田〕〔蒸汽朋克下的神秘〕〔龙灵墨修〕〔温柔坠落〕〔李初晨孙欣欣〕〔快穿攻略名配器叠〕〔马甲大佬是个小作〕〔贺先生别乱来〕〔全球收藏〕〔老赵与表儿媳妇孙
  sitemap